《東山再起》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東山再起的拼音:dōnɡ shān zài qǐ
解釋 東晉謝安早年曾辭官隱居在會稽東山,經朝廷屢次征召,方從東山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東晉重臣。后指退隱復仕或失勢后重新得勢。
出處 《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謝安,字安石,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小的時候非常聰敏,長大后擅長書法,口才也很好,得到當時名流的推重,名氣很大。謝安成年后,官府屢次征召他擔任官職,都被他拒絕了。他寄居在會稽山,和王羲之等人來往,要么一起外出游賞山水,要么一起在家里吟詠作文,沒有一點從政的想法。因為謝安名氣很大,揚州刺史庾冰想盡辦法,逼他到自己手下任職,但也不過一個多月,謝安又辭職回家了。后來官府又屢次征召,謝安仍然不赴任,和朋友們在東山游賞玩樂。有一次,謝安到臨安附近的山中,坐在石洞里,面對著深谷,悠然嘆息道:“我的這種生活境界恐怕和古代著名的隱士伯夷也相差不遠了。”又有一次,他和朋友到海中泛舟,不料刮起了大風,波浪起伏,朋友們都害怕了,只有謝安若無其事地吟誦、長嘯。劃船的人以為謝安喜歡,也就暫時沒有返航,直到風浪越來越大,把船里的人嚇個半死,謝安才讓返回,從此大家又都佩服他高雅鎮定的氣度。直到四十多歲,因為弟弟謝萬被廢黜,謝安才有了入仕從政的打算。
當時權臣征西大將軍桓溫請謝安擔任自己的司馬,將要赴任時,許多人都來送行,高崧和他開玩笑說:“您屢次違抗朝廷的旨意,高臥在會稽東山,大家常常議論,安石先生不愿出來做官,天下百姓該怎么辦?現在您答應出仕,又不知天下百姓如何對您?”謝安聽后,感到非常慚愧。后來謝安逐漸升任中書令、司徒等要職,晉室依賴他的調度,安然度過了國內外的多次危機。
上一篇:《不遺余力》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東窗事發》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