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奢崇儉;反樸還淳拼音,黜奢崇儉;反樸還淳對偶成語介紹
黜奢崇儉;反樸還淳拼音:chù shē chóng jiǎn;fǎn pǔ huán chún
【上】黜:廢除,貶斥。崇:崇尚,推重。摒棄奢華作風,崇尚儉省理念。清·譚嗣同《仁學》二十:“本無所謂奢儉,而妄生分別以為之名,又為之教曰黜奢崇儉。”
【下】反:回歸。樸:樸實。淳:質樸,淳正。回歸到質樸、淳正。◆也作“反正反淳”。明· 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返樸還淳,而見諸行事之實乎;抑將美其言辭,而徒以于世也?’”
【綜】革除奢華,崇尚儉省,復歸樸實,還原淳正,保持人的樸素本色。
【例】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社會里,提倡黜奢崇儉、反樸返淳尤其重要,黨員干部理應為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作出表率。
上一篇:《鷦巢蚊睫,鵬摶九天》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鼠憑社貴,狐藉虎威》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