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涵地負;山峙淵渟拼音,海涵地負;山峙淵渟對偶成語介紹
海涵地負;山峙淵渟拼音:hǎi hán dì fù;shān zhì yuān tíng
【上】涵:容納。負:承載。如大海之能容納百川,大地之能負載萬物。比喻人度量深廣,才能特異。◆也作“地負海涵”。清·王韜《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序》:“公具海涵地負之才,出其余力為詞章,已足以弁冕群賢,推倒一世。”
【下】峙:屹立。渟:水積聚而不動。像山岳一樣高聳屹立,像潭水一樣廣匯深聚。比喻人端莊凝重,才德深厚。◆ 也作“淵亭岳峙”“淵渟岳立”。晉·葛洪《抱樸子· 審舉》:“逸倫之士,非禮不動,山峙淵渟,知之者希,馳逐之徒,蔽而毀之。”
【綜】形容人既有超群的才能和氣度,又有端正莊重的人格魅力。
【例】上世紀初葉,北京大學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成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這與當時有一位海涵地負、山峙淵渟的蔡元培校長緊密相關!
上一篇:《涇渭分明》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