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抱薪救火的拼音:bào xīn jiù huǒ
解釋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以錯誤的做法去消滅禍患,反而使禍患擴大。
出處 《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公元前276年,魏昭王去世,他的兒子安釐王即位。三年之內,秦國攻占了魏國八座城池。第四年,秦國又打敗韓趙魏三國聯軍,殺死十五萬人。魏國將領段干請求再割讓南陽,和秦講和。安釐王自即位開始就一味妥協退讓、割地求和,面對段干的請求,又準備同意。這時蘇秦的弟弟蘇代對安釐王說:“想得到印璽(升官)的是段干,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國。現今您讓想得到土地的人掌管官印,讓想得到官印的人掌管土地。這樣,魏國的土地不喪失干凈就不會完結。再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像抱著柴草去救火一樣,柴草不燒完,火就不會熄滅。”
近義 火上澆油
反義 釜底抽薪
例句
民間的疾苦,和老爺們半點不相干,這方面他們不僅麻木不仁,反而抱薪救火,這種官僚統治的危害簡直太深刻了。
上一篇:《投筆從戎》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括囊守祿,持盈保泰》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