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從戎》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投筆從戎的拼音:tóu bǐ cónɡ rónɡ
解釋 投:扔、擲。戎:軍隊。比喻棄文就武。
出處 《后漢書·班超傳》:“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班超,是東漢著名將領。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要到京城洛陽,班超就跟著一起到了洛陽。因為家里非常窮,班超只好經常替官府抄寫文書,掙錢補貼家用。抄書時間一長,班超覺得很累,而且沒有什么意思。他覺得不能抄一輩子書,就扔掉筆嘆息說:“大丈夫應當仿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獲封侯爵,豈能長久地從事抄抄寫寫的事情呢?”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到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周旋于西域各國之間,憑一己之力,沒讓朝廷大動干戈就趕走了匈奴的勢力,恢復了西域各國同漢朝的關系,打通了天山南路。因為功勛卓著,被封為定遠侯。
近義 棄文就武
例句
抗戰時期,許多知識分子投筆從戎,走上了馳騁疆場、報效祖國的革命道路。
上一篇:《投其所好,入吾彀中》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抱薪救火》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