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誠服》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心悅誠服的拼音:xīn yuè chénɡ fú
解釋 真心誠意地服從或佩服。
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認為,依仗實力同時又假借仁義之名而號召征伐,可以稱霸諸侯,稱霸一定要憑借強大的國力。依靠道德來實行仁義,可以使天下歸服,這樣做不必以國家的強大為基礎。殷商的創立者商湯就僅僅用他方圓七十里的土地實行仁政,而使人心歸服;周王朝的創始人周文王也僅僅用他方圓百里的土地推行仁政,收服人心。依仗武力迫使人服從,人家不一定真心服從,因為再強大的武力也有不夠的時候;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人家才會內心喜悅、真心歸服,就像孔子七十多位弟子真心歸服孔子一樣。《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在歌頌周文王的豐功偉績時贊嘆道:“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哪里的百姓不想著來歸服?”說的就是以仁德征服天下。
近義 心服口服
例句
我們都心悅誠服地推選周昕擔任班長。
上一篇:《心懷叵測》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心腹之患》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