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唯利是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唯利是圖:wéi lì shì tú
詞源:《左傳·成公十三年》:“余雖與晉出入, 余唯利是視。”
詞由: 公元前580年, 秦穆公一面與晉厲公在令狐訂立了盟約, 一面又鼓動狄、楚去攻打晉國。對此,晉厲公極為惱火, 便派呂相前往秦國談判絕交。在談判桌上, 呂相當面指責秦穆公反復無常、背信棄義, 鄭重指出,破壞秦晉友好的責任全在秦國。呂相還揭露了秦穆公曾對楚國說過這樣的話:“我們雖然也同晉國打交道, 但除了利益, 沒有別的目的。”接著, 呂相義正詞嚴地指出:“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 想拿我們當犧牲品, 那是辦不到的。”秦國終究沒有改變態度, 不久, 兩國絕交,戰爭爆發。
詞義:只貪圖財利,別的什么也不顧。唯:只要,只有;圖:謀取,追求。原作“唯利是視”。
書證:晉·葛洪《抱樸子·內篇卷十四·勤求》:“內抱貪濁,唯利是圖。”《三國志·魏志·呂布傳評》:“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較狡反覆,唯利是視。”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原來這黃禍居鄉,唯利是圖,無惡不作。”魯迅《華蓋集·并非閑話(三)》:“書賈也象別的商人一樣,唯利是圖;他的出版或發議論的‘動機’,誰也知道他‘不純潔’,決不至于和大學教授的來等量齊觀的。”孔捷生《姻緣》:“資本家嘛,唯利是圖,他們不是為了賺錢,又是什么?”
上一篇:成語《嘔心瀝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囚首垢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