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為觀止》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嘆為觀止的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解釋 贊嘆所見事物好到極點。
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韶蓻》者,曰:‘德至矣哉,大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春秋時期,公元前544年,吳國的公子季札到魯國訪問,請求欣賞魯國存留的周代舞蹈與音樂。于是魯國的樂工先后為他演唱了《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齊風》《豳風》《秦風》《唐風》《陳風》《檜風》《小雅》《大雅》和《頌》,又為他表演了《韶蓻》《南鑰》等舞蹈,季札對每首樂曲、每支舞蹈都分別作了評論。
當表演到《韶蓻》舞時,季札感嘆地說:“這支舞蹈將美好的道德表現到了極點,這支舞蹈真是偉大啊!它好像上天無不覆蓋,又好像大地無不承載,即使是盡善盡美的功德,恐怕也不能超過它了。我這次對于音樂和舞蹈的欣賞到此為止,即使還有其他音樂,我也不敢再請求欣賞了。”
例句
四川的美景讓人嘆為觀止。
上一篇:《口蜜腹劍》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各自為政》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