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求同存異拼音,取長補短;求同存異對偶成語介紹
取長補短;求同存異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qiú tóng cún yì
【上】長:長處,優點。短:短處,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鄧小平《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我們要堅持百家爭鳴的方針,允許爭論。不同學派之間要互相尊重,取長補短。”
【下】求:尋求。存:保留。尋求共同之處,保留不同意見。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目前只要大體過得去,可以求同存異,那些不同的將來再講。”
【綜】吸取他人之長,彌補自己不足;尋求共同之點,保留相異之處。
【例】“為了合作愉快,我們相互間可以取長補短,求同存異,這樣可以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甲方經理對乙方經理說。
上一篇:《南征北戰,東蕩西除》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否極泰至,禍絕福連》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