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經叛道;蕩檢逾閑拼音,離經叛道;蕩檢逾閑對偶成語介紹
離經叛道;蕩檢逾閑拼音:lí jīng pàn dào;dàng jiǎn yú xián
【上】離:背離。經:指儒家的經典。道:道德教條。指思想和行為背離了經典理論和傳統規范。◆也作“離經畔道”。茅盾《子夜》:“他早就說過,與其目擊兒子那樣的離經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下】蕩、逾:超越。檢、閑:法度、規矩。形容行為放蕩不檢點,不遵守規范、法度。李大釗《民彝與政治》:“而軌納于正理,決無蕩檢逾閑之虞也。”
【綜】形容思想和言行背離經典,不守禮法。
【例】老年人看到一些青年人離經叛道、蕩檢逾閑的處世態度十分感嘆:“唉,真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世道怎么啦?!”
上一篇:《神搖魂蕩,目亂精迷》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離經辨志,賞奇析疑》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