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五十步笑百步的拼音:wǔshíbùxiàobǎibù
解釋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后用來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輕或重的區別。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梁惠王是戰國時期魏國國君,即魏惠王,因為他即位九年后遷都至大梁(今開封),故又稱梁惠王。有一次他對孟子說:“我對于國家真是費盡了心力。遷移饑民、賑濟災荒,從不落空。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治,沒有一個國家能像我這樣替百姓打算的。可是,那些國家的百姓并不因此而減少,我的百姓也并不因此而增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喜歡戰爭,那就讓我用戰爭來打個比方。戰鼓咚咚一響,武器剛剛接觸,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一口氣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一口氣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五十步的戰士竟然恥笑跑一百步的戰士,你覺得他們這么說行不行?”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
孟子說:“如果您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再希望您的百姓比鄰國多了。百姓如果能豐衣足食,天下就一定能夠歸服。但是如果豐年不知儲存糧食,災年不知賑濟百姓,人餓死了,不怪自己,卻歸因于年成不好,這何異于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假如您不歸罪于年成,而從政治上著手改革,勵精圖治,那么天下人民就都會來投奔您了。”
例句
你也出了次品,還要譏笑他,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
上一篇:《買櫝還珠》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井底之蛙》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