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磨穿鐵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磨穿鐵硯:mó chuān tiě yàn
詞源:《新五代史·桑維翰傳》:“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以為‘桑’、‘喪’同音。人有勸其不必舉進士,可以從他求仕者,維翰慨然。……鑄鐵硯以示人曰:‘硯弊,則改而他仕。’卒以進士及第。”
詞由:五代后晉有個讀書人名叫桑維翰,從小就刻苦讀書,頗有幾分才氣。誰知他在第一次考進士科時,主考官嫌他的姓不好,認為“桑”和“喪”同音,不吉利,就把他的名字從錄取名單上劃掉了。這一下對桑維翰打擊很大。有人勸他從此放棄考進士的打算,通過別的途徑求取功名。桑維翰矢志不移,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讓人鑄了一只鐵硯,自己拿在手里對人說:“只有把這只鐵硯磨穿了,仍然考不中,我才會另作打算。”從此以后,桑維翰更加發憤讀書,持久不懈。結果,終于中了進士。
詞義:鐵鑄的硯臺都磨得穿透了。穿:透。鐵硯:鐵鑄的硯臺。形容矢志不移地努力用功讀書。亦作“鐵硯磨穿”。
書證:元·范子安《竹葉舟·楔子》:“坐破寒氈,磨穿鐵硯。”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
上一篇:成語《矜愚飾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秋風過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