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矜愚飾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矜愚飾智:jīn yú shì zhì
詞源:《莊子·山木》: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 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 故不免也。”
詞由: 莊子在《山木》篇中這樣敘述孔子被圍于陳蔡的事。孔子被圍困在陳、蔡兩國交界的地方, 有七天吃不到東西, 到了幾乎要餓死的地步。有一個叫大公任的人, 前往慰問。他問孔子說:“你險些兒餓死了吧?”孔子說:“是的。”大公任說:“你怕死掉嗎?”孔子說:“不錯。”大公任說:“我經常對人說不死之道。我先舉個例子:東海有一種鳥叫意怠,飛得不高, 又飛得很慢。引它飛它就飛, 逼它歇它就歇, 前進不在最前面, 后退不在最后面。正因為這樣, 外人始終不加害于它, 而它也始終沒有遇到什么禍患, 俗話說:直的木頭先被砍掉, 水味好的井先枯竭。你所宣揚的觀點、道理, 其實只好在愚昧無知的人的面前夸耀一下,自身修養似乎是為了更使社會的骯臟明顯起來。以為別人都不行,只有你把日月的光亮都在身上表現出來了。所以你才被圍啊!”
詞義: 自己裝作很有學問、才能,在愚昧無知的人面前夸耀。矜:驕傲,自夸;愚:愚笨的人;飾:粉飾,裝作;智:智慧、聰明。
書證:梁啟超《論書法》:“《史記》之書法也,豈嘗有廬陵之《新五代史》、晦菴之《通鑒綱目》咬文嚼字,矜愚飾智,龂龂于緦小功之察,而問無齒決者哉!”
上一篇:成語《眉飛色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磨穿鐵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