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情見勢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情見勢屈:qíng xiàn shì qū
詞源: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將軍欲舉倦罷(疲)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戰恐久,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
詞由:楚漢相爭勝負未定的當兒,漢將韓信想北攻燕國,東伐齊地,于是請教了他大破趙國時擒來的趙廣武君李左車。廣武君認為是敗軍之將,推辭了一番,后經韓信一再勸說,還是開了口。廣武君道:“您韓將軍一舉破趙,誅統帥成安君,擒趙王歇,名聞海內,威震天下,這是將軍之所長。然而您的士卒倦疲了,接著興師動眾,去攻打堅守城池的燕國,恐怕費時久而不能克。這樣,您軍隊的實際情況暴露出來了,兵勢也就受到挫減;時間一拖長,軍糧就短缺。如此,弱小的燕國都征服不了,齊國也就必然抗拒了。這是您的短處。”接著,廣安君提出以自己之長、擊敵人之短的策略:安撫已滅了的趙國,派辯士去燕國陳說利害,先使燕臣服,而后迫使齊歸降。韓信照著辦了,燕國真的降服了,齊國也深感恐懼。
詞義:真情暴露了,原來的威勢就會受到挫減。情:實情。見:通“現”,暴露、顯出。勢:威勢。屈:挫減。亦作“情見力屈”、“情見勢竭。”
書證:《漢書·韓信傳》:“今足下舉倦敝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情見力屈。”《三國志·魏志·荀彧傳》:“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上一篇:成語《急流勇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驚天動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