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列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一位老人剛買的一雙新鞋不慎從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圍的旅客無不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另一只也扔了下去。眾人對此大惑不解,老人卻坦然一笑:“鞋無論多么昂貴,剩下一只對我來說就沒有什么用處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讓撿到的人得到一雙新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舉動,體現(xiàn)了他清醒的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舍棄;與其對己無用,不如成全別人。這種坦然面對失去的豁達心態(tài),令人頓生敬意,也頗發(fā)人深省。
明智的舍棄實際上是一個人獲得心靈的平靜充實的必要前提。一個不懂得舍棄之妙的人,將難以擺脫狹隘、苦悶、浮躁、淺薄和被動;而當(dāng)人真正能夠走入“舍棄”的境界時,他的眼前就是一個別樣的世界。
古人說:“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這是我們的祖先在人的有限的生命面對無限的大千世界時所生發(fā)出的大智慧。能否舍棄人生路上必須舍棄的東西,這應(yīng)該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智慧的一個重要標(biāo)準(zhǔn)。
上一篇:《農(nóng)婦與母雞》中學(xué)生得與失寫作素材
下一篇:《笑聲消失了》中學(xué)生得與失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