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升堂入室》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升堂入室:shēng táng rù shì
詞源:《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 未入于室也。”
詞由: 孔子善于因才施教, 其學生各有興趣愛好,如子路喜歡鼓瑟。有一次, 子路在孔子家鼓瑟, 曲調不夠和諧。孔子在一旁聽了, 對子路彈走了調很不滿意, 于是不耐煩地說:“仲由, 你為什么到我家來彈這種調子呢?”其他學生聽孔子這么一說, 以為老師討厭子路, 便也瞧不起他了。不久, 孔子發現其他學生誤解了他的話, 就乘適當的機會作了這樣的解釋:“仲由嘛, 學問已經不錯了, 只是還不那么精深罷了。”從此, 其他學生再也不敢輕視子路了。
詞義: 進了堂屋再進內室。室: 內室。比喻學問、技能等造詣精深。亦作“入室升堂”。
書證: 《三國志·魏·管寧傳》:“娛心黃老, 游志六藝, 升堂入室, 究其閫奧。”《南史·任昉傳》:“自傅季友以來, 始復見于任子。若孔門是用, 其入室升堂。”
上一篇:成語《千錘百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南征北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