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藿味不甘》注釋,意譯與解說
鄭子叔①逃寇于野,野人羹藿以食之,甘。歸而思焉,采而茹②之, 弗甘矣。郁離子曰: “是豈藿之味異乎? 人情而已。故有富而棄其妻, 貴而遺其族者, 由遇而殊之也。”
——《郁離子·羹藿》
【注釋】
①鄭子叔: 虛擬的人名。②茹: 吃。
【意譯】
鄭子叔逃避匪亂到鄉村,農夫用豆葉做成的湯給他吃,他覺得味道非常甘美。后來回到家里,鄭子叔還回味,于是去采摘了一些豆葉做成羹湯吃,可味道并不如以前甘美。郁離子就此議論道:“這難道是豆葉的味道有什么差異么?是人的心境不同罷了。所以,有發了財就遺棄妻子的,升了官就忘掉親屬的, 這都是由于境遇不同而發生的變化。”
【解說】
鄭子叔吃的是同一種藿羹,但味覺不同,這乃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文化心理的寫真。人在不同的境況之下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由此作出不同的判斷和選擇,其感情傾向也每每相異。在某種情況下的最低要求(有時甚至是不屑一顧的)在另一種情形下卻會轉化為最高要求。鄭子叔逃避匪亂到鄉村,這是他的最高要求無非是維持生命,生存成為最要緊的事,因此即令是藿羹,在他嘴里也覺得甘美。當他能夠回到家園安安定定地享受生活時,藿羹自然失去了原先的甘美。這就是所謂的“情隨境遷”。在社會生活中,富有棄其妻,貴而遺其族者,也是由于境況不同而引起的。從道義上講,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 “一闊臉就變”。
【相關名言】
一貴一賤, 交情乃見。
——司馬遷
上一篇:《荀子·蒙鳩為巢》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江盈科·虎駭化緣》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