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雞斷尾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昭公二十二年》:“賓孟適郊,見雄雞自斷其尾。問之,侍者曰:‘自憚其犧也。’”晉·杜預(yù)注:“畏其為犧牲奉宗廟,故自殘毀。”
【今譯】 周景王時(shí),賓孟來到郊外,見有雄雞自己把尾巴弄斷。問侍者,侍者說:“它害怕拿它當(dāng)祭品去祭祀宗廟,所以自己弄斷尾巴。”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因憂讒畏譏,自我隱晦,甘于無用。
【典形】 賓孟雞、憚犧雞、斷尾、斷尾雄雞、雄雞斷尾、斷尾雞、雄雞憚為犧。
【示例】
〔賓孟雞〕 清·王夫之《讀甘蔗生遣興詩》:“李斯犬在難成虎,賓孟雞全豈似鸞。”
〔憚犧雞〕 清·程先貞《雜詩》:“請看憚犧雞,不遣羽毛歆。”
〔斷尾〕 清·錢謙益《獄中雜詩》之五:“憚往雞群看斷尾,謀新鼠穴夢乘車。”
〔斷尾雄雞〕 宋·蘇軾《鹽官絕句·僧爽白雞》:“斷尾雄雞本畏烹,年來聽法伴修行。”
〔雄雞斷尾〕 清· 王士禛《送宗梅岑歸淮南》:“雄雞能斷尾,野鶴詎乘軒。”
上一篇:陳平宰社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青錢萬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