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君識履是什么意思
【典源】《漢書·鄭崇傳》:“鄭崇字子游,(傅)喜為大司馬,薦崇,哀帝擢為尚書仆射。數求見諫爭,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p>
【今譯】 漢代鄭崇 (字子游),哀帝時提升為尚書仆射。多次求見哀帝諫爭,哀帝也采納聽從。鄭每次朝見都穿皮履,哀帝笑著說:“我都能分辨鄭尚書的履聲了?!?/p>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直臣向帝王進諫; 或用以指尚書等帝王信用的大臣。
【典形】 革履舊尚書、漢君識履、漢履、漢庭曳履、履聲、尚書履、識履、聽履、曳履、鄭履、識尚書之履、尚書無履聲、著意履聲。
【示例】
〔革履舊尚書〕 宋·范成大《鄭少融尚書初除端殿》:“后日沙堤新宰相,當年革履舊尚書。”
〔漢君識履〕 北周·庾信《周太傅鄭國公夫人鄭氏墓志銘》:“驂乘則晉后停輿,來朝則漢君識履?!?/p>
〔漢履〕 宋·黃庭堅《子瞻去歲春侍立邇英子由入侍》:“殿上給扶鳴漢履,螭頭簪筆見秦冠。”
〔漢庭曳履〕 唐·李商隱《上河東公啟》:“汲縣勒銘,方依崔瑗; 漢庭曳履,猶憶鄭崇。”
〔履聲〕 宋·蘇軾《次韻朱先庭初夏》:“朝罷人人識鄭崇,直聲如在履聲中?!?/p>
〔尚書履〕 宋·趙孟頫《送夾谷公分省陜西》:“暫輟尚書履,榮分陜右弓?!?/p>
〔識履〕 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疇昔之邑,今茲成姓,識履傳風,參輿留慶?!?/p>
〔聽履〕 唐·杜甫《上韋左相》:“持衡留藻鑒,聽履上星辰。”
〔曳履〕 元·白樸《梧桐雨》:“四海承平無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p>
〔鄭履〕 南朝梁·何遜《早朝車中聽望》:“蘧車響北闕; 鄭履入南宮?!?
上一篇:毛義捧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汗牛充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