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攻心為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攻心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詞源: 《三國志·蜀志·馬謖傳》:“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用兵之道, 攻心為上, 攻城為下。心戰為上, 兵戰為下。”
詞由: 三國時, 蜀相諸葛亮對馬謖非常器重,把他任為參軍;還常把馬謖叫到自己的住處,與其談論軍事,有時一談就談到天黑。公元2 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 去征討南方反叛的少數民族。臨行時, 諸葛亮問馬謖:“我此次出兵,不知你有何高見,請跟我說說。”馬謖回答說:“南方的少數民族首領, 依仗地勢險要, 地處偏遠, 反逆之心早已有之。此次出兵, 即使用武力迫使他投降了,可是我們一撤兵, 他們很快就又會反叛。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我的意見是‘攻心為上, 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諸葛亮采納馬謖的建議, 對南方少數民族首領孟獲七擒七縱終使孟獲心悅誠服。直到諸葛亮逝世, 南方少數民族一直沒有發生反叛, 解決了對中原用兵的后顧之憂。
詞義:設法使對方心悅誠服為上策。
書證: 郭小川《縱火、殺人與“從理論上去做‘挖心戰’”》:“馬謖曾在諸葛亮出師南征時, 向諸葛亮獻計:‘夫用兵之道, 攻心為上, 攻城為下, 心戰為上, 兵戰為下。’”
上一篇:成語《摩頂放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放辟邪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