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疲于奔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疲于奔命:pí yú bēn mìng
詞源: 《左傳·成公七年》:“余必使?fàn)柫T (疲) 于奔命以死?!?/p>
詞由: 楚國攻宋得勝后, 大將子重想要申、呂兩個(gè)城池。由于申公巫臣從中阻攔, 楚莊王沒有答應(yīng)子重, 因此子重恨死了巫臣。楚國另一位大臣叫子反, 想娶夏姬。申公巫臣早與夏姬私通, 于是多方設(shè)法阻攔子反, 子反也因此十分仇視巫臣。楚莊王死后, 共王繼位。申公巫臣假借出使齊國的機(jī)會(huì), 帶著夏姬逃奔齊國去了。子重、子反為了泄恨, 聯(lián)合起來將巫臣的家族都?xì)⒘耍?還瓜分了他的家產(chǎn)。巫臣得知這一消息后, 發(fā)誓說:“我一定弄得你們東奔西走, 不得好死?!焙髞?,巫臣唆使楚國的近鄰吳國, 一年之中先后七次進(jìn)攻楚國, 真的弄得子重、子反東奔西逃, 十分狼狽。
詞義: 往來奔走, 弄得精疲力盡。疲: 疲乏、勞累。奔命: 奉命奔走。也指事情繁多, 應(yīng)付不過來。
書證: 宋·陳亮《酌古論·先主》:“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進(jìn), 聲東而擊西, 形此而出彼, 乘卒初銳而用之, 彼亦疲于奔命矣?!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六回:“且彼或來借糧, 或來借兵。公若應(yīng)之, 是疲于奔命, 而又結(jié)怨于人;若其不允, 是棄親而啟兵端也?!?
上一篇:成語《瘡痍滿目》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疾惡如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