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普天率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普天率土:pǔ tiān shuài tǔ
詞源:《詩經·小雅·北山》:“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 我從事獨賢。”
詞由: 在周代奴隸制社會, 奴隸是任人宰割的牛馬。為了滿足統治階級的欲壑,還得有一幫子人為他們搜刮民脂民膏。其中,小官也是頗為可憐的。《詩經》中的《北山》就唱出了他們的苦衷和怨憤:普天之下,哪一處不是王的樂土;四海之內,哪一個不是王的臣仆??墒菆陶拇蠊俸懿还剑盐覀冞@些小官不當人。我們從早到晚要當差,這沒完沒了的王家之事,連累我父母因無人供養而難解憂愁。
詞義:泛指全中國或整個世界。普天:整個天下。率土:是《詩經·小雅·北山》中“率土之濱”一句的緊縮語,指四海之內。
書證:漢·班固《東部賦·明堂詩》:“普天率土,各以其職?!?
上一篇:成語《春蚓秋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暮夜懷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