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是什么意思
〖典源〗《韓非子·喻老》:“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有所暗指的話稱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載:“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事與上相類。
〖釋義〗鳥三年不飛不鳴,但一飛便可沖天,一鳴便能驚人。后遂用“一鳴驚人、一飛鳴、沖天翼、三年翼、齊禽”等比喻有才華的人,平時默默無聞,一旦施展才華,即能做出驚人的業績。
【一鳴驚人】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鳴驚倒人。”楊慎《李白墓志》:“白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
【一飛鳴】蘇軾《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詩:“時來聊復一飛鳴,進隱不須煩伍舉。”
【沖天翼】貫休《遇葉進士》詩:“自愧龍鐘人,見此沖天翼。”
【三年翼】楊億《清風十韻》:“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
【齊禽】司馬光《送高陟歸金陵》詩:“卞玉已三獻,齊禽會一沖。”
上一篇:一飯三遺矢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七步成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