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循序漸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循序漸進:xún xù jiàn jìn
詞源:《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迂曉唬骸螢槠淠右?’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p>
詞由:一天,孔子大發(fā)感慨,說:“我是沒有什么人知道我的了?!?子貢聽了就問他:“他們?yōu)槭裁床恢滥愕男哪?”孔子說: 我不埋怨天,也不責怪人。我是這樣要求自己:從基礎學起, 實實在在做點學問,然后達到精通的地步, 沒人知道又有什么關系呢!”朱熹認為孔子說的這番話, 說明了在學習上要循序漸進。
詞義: 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逐步提高。循: 沿著, 依照; 序:次序, 規(guī)律。
書證: 茅盾 《怎樣評價<青春之歌>? 》:“她通常是從一個角度寫,而不是從幾個角度寫, 還只是循序漸進地寫, 而不是錯綜交叉地寫?!?
上一篇:成語《徒有虛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心慕手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