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楚王問陳軫》注釋,意譯與解說
楚王問于陳軫①曰: “寡人之待士也, 盡心矣, 而四方之賢者, 不貺②寡人,何也?”陳子曰: “臣少嘗游燕,假館③于燕市。左右皆列肆,惟東家甲焉,帳臥起居、飲食器用, 無不備有。而客之之者, 日不過一二; 或終日無一焉。問其故, 則家有猛狗, 聞人聲而出噬; 非有左右之先容④,則莫敢躡其庭。今王之門無亦有噬狗乎?此士所以艱其來也。”
——《郁離子·枸櫞》
【注釋】
①陳軫(zhen):楚國人,縱橫家,曾出仕于秦,后又仕于齊楚二國。②貺 (kuang況):通況,來訪。③假館: 借宿。④先容:介紹,說情。
【意譯】
楚王請教陳軫:“我對待賢士可算十分盡心,但他們卻不投奔我,是什么原因呢?”陳軫回答: “我年輕時曾經到過燕國,借宿城里。街上左右都是客店,但數東家最好, 帳臥起居, 飲食器用,樣樣齊備,但每天到東家住宿的客人不過一、二,有時一人也沒有。詢問緣故,原來是東家有只猛狗,聽到人的聲音就出來亂咬;沒有人介紹、解圍,誰也不敢進屋。現在,國王門庭是否也有亂咬人的狗么?這是賢士不來的原因。”
【解說】
本則寓言很明顯受到《韓非子》中“狗猛酒酸”寓言的影響。楚王向陳軫請教的是一般的用人之道:“雖然盡了心但為何不能招致四方賢士”;陳軫的回答概括起來是“清君側”。當然陳軫不愧是縱橫家,有智謀,善游說,短短數語洋溢著策士之風。講故事打比方是傳統的說理方法,確有高明之處,是故事就有吸引人的地方,讓你不知不覺進入講故事人的“圈套”之中,你感到的是故事的趣味,而最終打動你的則是“趣”中之“理”。說些含蓄的話是中國人溫和的表現,既顯了說話人的風度,又使聽話人免處難堪境地。“東家”“帳臥起居,飲食器用,無不備有”,這不就是楚王待士的“盡心”么?“東家”“客之之者,日不過一二”“或終日無一焉”不就是楚王的“四方之賢者不貺寡人”么?前者是因為“家有猛狗,聞人聲而出噬”,那么楚王為何這般呢?陳軫說:“今王之門無亦有噬狗乎?”不是肯定卻勝于肯定,含蓄婉轉也是縱橫家的風范。
【相關名言】
贈人以言,貴在精湛,意在濃郁,通過寥寥幾語,把諍言和希望系于一身,把感情和寄托融為一體。
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歡樂,而是悲哀;天堂里是沒有幽默的。
——美國 馬克·吐溫
上一篇:《墨翟·楚王好細腰》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羅隱·槎客喻》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