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奇花異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奇花異卉:qí huā yì huì
詞源: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 “(裴行儉) 奉命前往洛陽, 不向權豪勢要之家, 選揀奇花異卉,和買花栽子, 趁時栽接。”
詞由:唐高宗即位儀鳳二年, 有一次, 帶了妃嬪等人駕幸皇家花園——西御園, 看到花木狼藉, 不堪游賞。于是命令工部尚書裴行儉負責重整御花園。那尚書裴行儉年老力衰, 要去洛陽等地向權豪勢要之家選揀奇花異草, 還得動員他們買名花的種子, 趁時栽種, 以按期上交, 充實西御園, 這頗覺為難。怎么辦? 只得奏過 里, 教他的兒子裴少俊代他去了。于是引出了裴少俊與皇族李世杰的女兒李千金反抗封建禮教, 自由選擇婚配的事來。
詞義: 珍奇不多見的花和草。卉:草的總稱。亦作“奇花異草”。
書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 “(晉靈公) 命 (屠) 岸賈于絳州城內, 起一座花園, 遍求奇花異草, 種植其中。”
上一篇:成語《夾袋人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如兄如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