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技巧借鑒·逆向立意
例文
三個和尚有水喝
□湖北考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天,三個和尚在一座破落的廟里相遇。
甲和尚觸景生情,隨口說:“這個廟為什么一片荒廢凄涼呢?”乙和尚說:“一定是和尚不虔誠,所以諸神不靈。”丙和尚說:“一定是和尚不勤勞,所以廟破不修。”甲和尚又說:“一定是和尚不敬業,所以信徒不多。”三人你一言我一語,最后三人決定留下來各盡所能看看能不能拯救廟宇。
于是,甲和尚恭敬化緣,乙和尚誦經禮佛,丙和尚殷勤打掃。不久,廟宇果然香火漸旺,朝拜的信徒日益增多,廟宇恢復了原來的鼎盛狀態。
這時,三個和尚開始爭搶功勞了。甲和尚說:“都是因為我四處化緣,所以信徒大增。”乙和尚說:“都是因為我虛心禮佛,所以菩薩才顯靈。”丙和尚說:“都是因為我勤加整理,所以廟宇才煥然一新。”三人為此日夜爭吵不休,以至于廟里的盛況又一落千丈。
分道揚鑣那天,他們終于悟出了一致的結論:廟宇之所以荒廢不是因為和尚不虔誠,也不是因為和尚不勤勞,更不是因為和尚不敬業,而是因為和尚不和睦。
“家和萬事興”,“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在團隊取得一定成績時,總有人信奉“會叫的孩子有奶吃”而爭相搶功,甚至達到相互賭氣的狀態,致使團隊力量一瀉千里。其實會叫的孩子有奶吃固然沒錯,但是安靜的孩子往往更能得到慈母的疼惜。在團隊中個人發揮的作用,管理者自然一目了然。而團隊的成功來自于精誠合作和團結友愛,無畏的爭執只會削弱團隊的凝聚力,使各方俱敗。
中國人常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本來人多力量大,應該更容易喝到水,但是人多了反而沒水喝了,似乎,人們總是不那么和睦。在這個情況下就要看管理者的能耐了。那么,怎么讓三個和尚也有水喝呢,聰明的管理者有這樣的做法:
挑水的路途很長,一個人從頭到尾挑,自然容易疲勞,那就分工合作吧,來個接力挑水,即每個人挑一段路。第一個和尚從河邊挑到半路,停下來休息。第二個和尚繼續挑,然后又傳給第三個和尚,第三個和尚挑到缸邊灌進去,空桶回來再接著傳。這樣大家都不停地挑又間隔著休息,有水喝了。
但是,有人說了,這樣雖能讓每個人都勞逸結合,但是也不能完全保證他們相安無事,不爭相求功。這個時候老和尚發話了,說:訂個新的機制,三個人都去挑水,一天內誰挑得多就獎勵誰,獎勵為晚上加菜,而挑得少的則只有白米飯,沒有菜。制度一實施,三個和尚爭先恐后地去挑水,很快水就挑滿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水有得喝,獎罰分明,又避免了相互的搶功,大家和睦相處,兩全其美,而這就是管理的力量。
借鑒提示
逆向立意,即逆著人們的習慣思維或既有的心理定勢,作反方向的立意探索,就是從事物發展和已有觀念的相反方向進行作文立意的方法,它的核心是標新立異。對于人物、人物的行為、敘述的事件等等,眾人都從某一個固定的、約定俗成的層面上去理解,但如果我們能夠多作一點反思,換一種眼光或者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也許可以得到不同的甚至全新的結論。這種逆向立意的方法,可以推陳出新,化腐朽為神奇,使作文新穎而不落俗套,同時,又可以彰顯自己獨特的思維。“三個和尚沒水喝”是我們早已接受的觀點,意在批評那些“不合作”,彼此之間互相推諉的作風。本文卻反彈琵琶,從這句熟語中提煉出獨特的觀點——“三個和尚有水喝”,并提出“要看管理者的能耐”,認為管理的力量可以解決這一難題。這種思考發現并揭露了人生、社會中的不良面,在揭露中有讓人思過、改革進取的效能。這就使得本文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睿智,多了一份深邃。因為逆向立意新穎別致,是讓文章獨辟蹊徑的一種重要的立意方法,所以這類作文往往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獲得高分。
上一篇:作文立意技巧借鑒·辯證立意
下一篇:作文表達技巧借鑒·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