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逼上梁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逼上梁山: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詞源: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一回:“林沖雪夜上梁山。”
詞由: 豹子頭林沖是北宋京都汴梁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是個安分、正直的武師。一天, 林沖帶著妻子去岳廟燒香, 正巧碰上高俅義子高衙內。高衙內見林沖妻子長得漂亮,就心生歹念, 攔住林娘子不放。林沖得到侍女報信, 匆忙趕來。高衙內怕吃眼前虧,只得悻悻地逃走了。可他并不就此罷休, 一心想霸占林娘子。他與高太尉設計將林沖騙進高府, 以林沖帶刀闖白虎堂為由,將林沖投進監獄, 嚴刑拷打。后又將林沖發配滄州,買通差人,陰謀在途中野豬林殺害他。幸而魯智深暗地護送, 林沖才免遭暗害。到滄州后, 林沖被分配管草料場。高俅父子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滄州, 火燒草料場, 想再次加害林沖。林沖忍無可忍, 拋棄了返京師與家人團聚的幻想, 殺死了仇人, 毅然走上梁山。
詞義: 原指《水滸》里的林沖等人由于為官府所逼而上梁山造反。后用以比喻被迫進行反抗或被迫做某件事情。
書證: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可以說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上一篇:成語《近水樓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道聽途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