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碗玉魚是什么意思
【典源】 《太平御覽》 卷八十八引《漢武故事》曰:“鄴縣又有一人,于市貨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見。縣迷其器,推問,又茂陵中物也。(霍) 光自呼吏問之,說市人形貌。如先帝。光于是嘿 (mo) 然。”唐·韋述《兩京新記》:“長安大明宮宣政殿,每夜見數十騎衣鮮麗,游往其間,高宗使巫祝劉明奴、王湛然問所由。鬼曰:‘我是漢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明奴等曰:‘按漢書,戊與七國反,誅死無后,焉得有子葬于此?’鬼曰:‘我當時入朝,以路遠不從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漢書自有遺誤耳。’明奴因宣詔與改葬。鬼喜曰:‘我昔日亦是近屬豪貴,今在天子宮內,出入不安,改卜極幸甚。我死時天子斂我玉魚一雙,今猶未朽,必以此相送,勿見奪也。’明奴以事奏聞。及發掘,玉魚宛然,自是其事遂絕。”
【今譯】 傳說漢昭帝時鄴縣有一人在集市上賣玉杯,官吏發現,疑為宮中御物,準備捉捕他,那人忽而不見。縣上呈送玉杯,經考查才知是漢武帝茂陵中的葬物。霍光親自盤詰官吏,官吏敘述賣玉杯人狀貌,霍光覺得很像漢武帝,于是默然不問。又傳說唐高宗時,長安宣政殿中每夜有數十鬼騎出游,衣著鮮麗。高宗派巫者去詢問原由。鬼說:“我是漢楚王戊太子,死后葬于此地。”巫者問明后宣詔為其改葬,鬼非常高興,說他死時皇帝曾給一雙玉魚隨葬,今愿贈送。改葬時,果然發現玉魚,以后殿中再無鬼游之事。
【釋義】 后以此典表現帝王、先朝遺事。
【典形】 金碗、金碗出人間、金碗玉魚、賣玉碗、玉杯、玉碗、玉碗人間現、玉魚金碗、玉魚、金碗淚。
【示例】
〔金碗〕 宋·汪元量《錢唐》:“事去玉環沉異域,愁來金碗出佳城。”
〔金碗出人間〕 唐·杜甫《諸將》:“昨日玉魚蒙葬地,早時金碗出人間。”
〔金碗玉魚〕 清·楊繩武《孝陵》:“金碗玉魚無恙在,不須清淚滴銅仙。”
〔賣玉碗〕 南朝梁·沈約《解佩去朝市》:“一朝賣玉碗,眷眷惜余香。”
〔玉杯〕 宋·錢惟演《漢武》:“甘泉祭罷神光滅,更遣人間識玉杯。”
〔玉碗〕 明·何景明《皇陵》:“玉碗留天地,金燈照寂寥。”
〔玉碗人間現〕 宋·陳師道《古墨行》:“初聞橋山送弓劍,寧知玉碗人間現。”
〔玉魚金碗〕清·黃鷟來《送張四明西之秦》:“漢寢唐陵久已空,玉魚金碗知何所。”
上一篇:金屋藏嬌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金谷俊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