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花·瑞香花》詠瑞香花詩鑒賞
楊維楨
一團華蓋翠亭亭,萬個丁香露欲零。
日炙錦薰眠不得,玉人扶起酒初醒。
楊維楨生逢元末明初動亂之世,張士誠曾招他入幕,他不就。明洪武二年朱明王朝又召他進京,仍不就。說“哪有八十老婦快要進棺材了還再出嫁道理?”于是,就寫了一篇《老客婦詞》奉上。朱元璋對他還比較客氣,命他進京留住數月后放還。后來的辭不應召的文人有的就被斬首抄家。詩人高啟就因辭官被腰斬,結局很慘。因為朱元璋明令“士大夫不為君用,罪該抄。”他在元末詩壇上小有名氣,有虞(集)、楊(維楨)、范(德機)、揭(溪斯)之說,稱贊他的詩為四人之最,有曠世金石聲,又時出龍鬼蛇神,令人耳目一新。也有貶他的就說他是文妖。他的這首詠瑞香花的絕句卻寫得很有特色。瑞香,又稱“睡香”,四時長青,春季開花。花集生于頂端,呈頭狀,外為紫紅色,內為白色。其突出特點是芳香濃烈,如薰如醉。宋·張舜民稱“檻中紫艷才盈握,天上花香暗襲人。”指的就是瑞香花香味從開花之時就陣陣襲來,經久不衰。而宋·曾肇說得更明確“風雨離披枝葉瘦,可憐終不減清香。”字里行間,一片贊嘆之情。楊詩首句寫瑞香花枝葉全貌。“一團華蓋翠亭亭”是將瑞香花葉簇生呈傘形比作華蓋亭亭而立。華蓋,古時傘形車蓬。亭亭,形容其美好樣子,接著“萬個丁香露欲零”是寫瑞香的頭狀花序好象千萬個丁香花集生于頂端一樣。零,是落的意思。欲零,就是正盛開而即將衰之時。這兩句寫了瑞香的葉與花形狀,運用了華蓋、丁香兩物形象來作比擬,借以增強讀者聯想,使之留下鮮明印象。接下兩句就轉入瑞香花的芳香濃烈的描繪上。“日炙錦薰眠不得,玉人扶起酒初醒。”意思是在日光烘烤之下,瑞香花盛如錦,香氣馥郁,就好象美人醉后初醒,被人扶起,婀娜多姿一樣。儼然是一幅醉美人、睡美人圖畫。宋人范成大曾有詩說:“花氣醉人濃勝酒”。據《清異錄》載:廬山瑞香花又名睡香,因香氣酷烈,四方奇之,以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楊詩中“酒初醒”“眠不得”都同“睡香”二字相關聯,而且是將瑞香花比作為一個“玉人”動作,更具有吸引力。較之明·陳淳“東風故飄蕩,薰人醉不醒”就增添不少情趣。
用花比美人,用美人比花本是常見筆法。但在楊維楨詠花詩中似乎對此格外偏好。如《紅梅》詩:羅浮仙子宴璚宮,梅色生春醉靨紅。十二闌干明月夜,九霞帳暖睡東風。”提到仙子睡東風,與美人相關。他的《詠石榴花》詩“密幄千重碧,疏中一拶江。花時隨早晚,不必嫁春風。”著一“嫁”字,情趣盎然,也是一種暗將榴花比美人手法。再如“海棠花睡初著,喚醒一聲紅芍藥。”(《明皇按樂圖》)“喬家二女雙芙蓉,一代國色江之東。”(《題二喬觀書圖》)也都是將花擬人,或將人比花。楊維楨逢亂世,隱居江湖,笑傲風月,自有放浪不羈才情,形之于詩,多著眼于此,也是自然之事。這首詠瑞香花的詩寫瑞香之形與香所用的比擬手法還是很成功的。
上一篇:郝經《孟少保后園瑞香》詠瑞香花詩賞析
下一篇:楊維楨《題瑞香花X》詠瑞香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