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悲觀,你就在上演悲劇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發現,似乎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總認為自己不開心,在他們看來,“我好像被命運欺騙了,既得不到它所承諾的生活,又失去了那些對我而言最珍貴的東西:時間,青春,以及巨大的精力。”這些愁怨在他們心中郁結著,他們甚至忘記自己已經多久沒有開懷地笑過了。
那么,這些人為什么認為自己不快樂呢?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在潛意識中對自己進行了負面的暗示,潛意識是只會執行而不會篩選的執行機器,如果你反復暗示自己,你是不快樂的,那么,你就難以微笑出來。
人生短短數十載,困難和挫折都在所難免,這些都不是悲劇,最大的悲劇是悲觀失望,要知道,每個人都不能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以一顆坦然的心面對。只要做到積極樂觀、永不絕望,就一定能渡過逆境。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樂觀的精神,都要對自己進行積極的暗示,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憂郁沮喪,無論你有多么痛苦,都不要整天沉溺于其中無法自拔,不要讓痛苦占據你的心靈。
有這樣一個女人,她是單位里別人眼中最“幸福”的女人,她的幸福,并不是因為她漂亮、物質生活充足,而是她臉上永遠散發著令人舒心的笑容。剛結婚那年,她身上就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車禍。因為出車禍,讓她落下了腿部的殘疾。但任何一個同事,坐在她的身邊就會有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因為你會被她的那種溫和、樂觀的情緒所感染。
殘疾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已經非常不幸了,兩個人所組成的家庭里如果有一部分不完整,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就可能會“乘虛而入”,但是她的家卻是幸福和溫馨的。她和丈夫之間的感情很好,他們的生活非常快樂。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心態是平和的,她的人格是獨立的。她從來不把自己看做是一個殘疾人而給丈夫增添更多的心理壓力。當丈夫處于事業上的瓶頸期時,她用她樂觀的態度鼓勵丈夫重整旗鼓,因此她也獲得了更多來自丈夫的關懷與愛護,這比自己強迫來的要真實和自然得多,也更踏實得多。
故事中的這個女人,即使殘疾,她也選擇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快樂、幸福的人生態度——樂觀。有本書上說過:“思想……能令天堂變地獄,地獄變天堂。”其實生活得快樂或是悲傷的選擇權就在你手中……相信自己能做個樂觀的、愛笑的人,你就能快樂。
有人說,這世界上存在兩種人,劃分的標準就是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一種是樂觀的人,一種是悲觀的人。樂觀者,他們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似乎沒有事情能難倒他們,因此,他們生活得幸福、坦然;而悲觀的人,他們似乎總是把眼光盯在事物壞的一面,于是,他們總是感到低迷,整日郁郁寡歡。有句話說得好:“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微笑看待人生,好運就不會遠離。
的確,樂觀就像心靈的一片沃土,為人類所有的美德提供豐富的養分,使它們健康地成長。有一位虔誠的作家,在被人問到該如何抵抗誘惑時回答說:“首先,要有樂觀的態度;其次,要有樂觀的態度;最后,還是要有樂觀的態度。”
用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就要微笑著對待生活,微笑是樂觀擊敗悲觀的最有力武器。無論命運給了我們怎樣的“禮物”,都不要忘記用自己的微笑看待一切。微笑著,生命才能將利于自己的局面一點點打開。在飽受約束的現實生活中,要讓心靈快樂的飛翔。微笑還應該是一種境界,蘇軾《題西林壁》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看似淺顯,其實飽含生活哲理。人人要面對紅塵命運中的各種磨難和悲辛,身在其中,心思卻能夠跳脫其上其外,以那種懷禪的釋然、納海的胸襟、平和的意緒,坦誠面向過往未來一切莫測的事變,那么盡享祥和的微笑是不言而喻。
不得不說,一個人的生活快樂與否,完全決定于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如何,而這樣的看法又會傳輸給潛意識,從而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和生活狀態,因為,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歡樂的念頭,我們就能歡樂;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悲傷的事情,我們就會悲傷。的確,人生在世,快樂地活是一生,憂郁地過也是一生,是選擇快樂還是憂郁?這完全取決于做人的心態,正確的做法就是不斷地培養自己樂觀的心態,遠離悲觀,它既是一種生活藝術,又是一種養生之道。
生活中的人們,在生活中,你也可能遇到某些困難,遇到某些不順心的事,你也可能會因此變得沮喪。其實,應告訴自己,困境是另一種希望的開始,它往往預示著明天的好運氣。因此,你只要放松自己,告訴自己希望是無所不在的,再大的困難也會變得渺小。
所以,總的來說,對于未來的生活,我們必須要學會歷練自己,學會自我調節,學會對自己進行積極的暗示,這樣,在未來荊棘密布的人生道路上,無論命運把你拋向任何險惡的境地,你都能做到積極、快樂地生活!
上一篇:關于情緒,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別把今天的彩虹,放在明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