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節儉治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我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后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魏武帝。
三國時期的曹操,歷來是人們褒貶不一、多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正因為如此,后人對曹操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評價。他的杰出才能,不僅表現在文治武略方面,在節儉治家方面,也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遠見卓識。
因為親身經歷了由于統治階級荒淫無度和腐敗無能所導致的社會動蕩,所以曹操把樸素節儉當成自己的人生準則。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他,卻經常穿打補丁的衣服,而且對家里人也嚴格要求,不準鋪張奢華。他定有家規:家人一律不得穿鮮艷的衣服和漂亮的繡花鞋;所有人的房間一律不準用香熏,如果不干凈必須熏一下的話,也不準用香,只能用蕙草代替。曹操為妻子的弟弟卞秉建了一座房子,建成之后,卞夫人到弟弟家,請親戚吃飯祝賀時,也只吃簡單的青菜和粟飯,沒有魚肉。曹操的三個女兒同時嫁給漢獻帝為貴人時,嫁妝很簡單,陪送的也是老百姓家用的黑色帷帳,隨從婢女也不過十人。
曹操不僅積極倡導節儉的風氣,而且對家庭成員的執行情況進行嚴格地監督,有時甚至采取極其嚴厲的措施。
有一天,曹植的妻子身著華麗的繡花衣裙在婢女的陪伴下正在相府玩得興致勃勃。恰好曹操這日在朝中理事,見天氣如此宜人,就帶領眾隨從來到城樓眺望。忽然瞥見花園之中,有一婦人身著華麗衣裙正在湖邊徜徉,查問之下,竟是兒子曹植的妻子,不禁勃然大怒。當即下了一道極其嚴厲的命令:命曹植的妻子即日內自殺。
就在曹操生命垂危之際,仍然念念不忘告誡家人要勤儉持家。漢帝建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率領軍隊大敗東吳以后回師許昌,由于過度疲勞,舊病復發。這天,他自感再也支持不了多久了,就喚心腹大臣以及夫人卞氏和眾婢妾來到榻前。當他囑托完軍政大事之后,就當著眾臣的面對夫人卞氏說:我遺下的熏香可以分給各夫人,不要用香來祭祀。各房的人沒事做,可以讓她們學著編織絲帶和做鞋子賣。另外,我不喜歡華麗的箱子,為了給自己送終,所以我準備了四箱衣服,遇到亂世沒有皮箱,就用竹子做成方箱,用絲帛罩在外面,粗布做里,這就是我平時所用的。我的衣服棉被都已經使用十年了,壞的時候把它拆洗縫補一下還是能用的。官吏和百姓如果制作刺繡衣服的話,鞋子的絲線顏色要規定不能超過朱紅色,最多用紫、金黃色的絲線織鞋子。從前,我在江陵得到過各種花色的絲鞋,曾經把它們送給了你們,穿完這些鞋子,你們不準再仿作。我有逆氣病,常常準備好水來浸頭。但是用銅器盛水,時間長了會有難聞的氣味,所以用銀做成小方形器皿。人們卻因此說我喜愛銀制物品,從現在起就用木頭制作吧。從前天下剛平定時,我便禁止家里熏香。以后,三個女兒做了貴人,為她們熏香,因此才燒起香來。我很遺憾沒能實現當初的禁令,現在,我要再一次禁止熏香,把香放在內衣或者把香帶在身上也不行……說到這里,曹操便無力地合上了雙眼。在場的大臣們都沒有想到,身為魏王的曹操臨終之前還不忘告誡家人厲行節儉。
妙語點睛
節儉從來都是值得提倡的好風俗。因為儉可養德,儉可防奢,而貪則必由奢起。故儉與奢相對立,奢與貪相聯結。“吏潔于上,俗移乎下。”建安、黃初年間所以稱之為“節儉之世”,這與曹操的身體力行是有直接關系的。
警世良言
家有敝帚,享值千金。
——曹丕
上一篇:晏子清心寡欲為相
下一篇:朱元璋節儉示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