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生活,才能希冀更多的美好
你若容不下生活,生活也會容不下你。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對生活充滿了憧憬,希望自己的生活之路是鋪滿鮮花、灑滿陽光的。但是,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遠是一帆風順的,生活總會給我們設置不同的障礙,讓我們更加堅強與勇敢。如果以一顆寬容的心,原諒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則不僅僅可使對方免受心理的愧疚,也能讓自己輕松地面對生活。
人生在世,不能如愿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事事都要探求個究竟,希望在發生不公平的時候,能夠有人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必須要有一個人來給我們一些心靈上的安慰,那是不太可能實現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失意,我們不必總跟自己過不去,也不必總跟生活過不去。很多事情,并不是誰在刻意給我們制造麻煩,而是由于我們不懂得改變對待生活的視角,不肯給予生活以寬容而造成的。
有一位哲學家,當他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小屋里。盡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么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么可樂的?”
哲學家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流感情,這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學家一個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么好高興的?”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么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后,哲學家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里。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底層。底層的環境在這座樓里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雜八的臟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子里,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費很大的勁兒;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養些花,種些菜。這里的樂趣呀,數之不盡啊!”
后來,那人遇到哲學家的學生,問道:“你的老師總是那樣快快樂樂的,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并不那么好呀。”
學生笑著說:“決定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于環境,而在于心境。”
苦惱和悲哀常常讓人們抱怨生活,哀嘆自己的命運,抱怨生活的不公。其實生活仍然是生活,關鍵看你選取什么角度來看待它。每逢沮喪失落時,我們對一切感到乏味,生活的天空陰云密布,看什么都不順眼,你的狀態就像T恤衫上印著的話那樣:別理我,煩著呢!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心情不好。面對落榜,面對失戀,面對解釋不清的誤會,我們的確不易很快超脫。但是人有逆反心理,更多的時候是“多云轉晴”,憂郁被憧憬所取代。煩些什么?你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戰勝不了自己,就只有失敗;想不開、鉆死胡同,全是自己所為。
你若容不下生活,生活也會容不下你。所以,我們要原諒生活有那么多陰差陽錯,學會堅強、珍惜。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得不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諸多人和事,原諒上天對人的不公,因為它總要去考驗一些人、捉弄一些人,你若沒有包容的心,那就將永遠失去快樂。
上一篇:壓力是生活的必然,負重更要前行
下一篇:吵鬧只會釀成家庭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