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西餐餐桌上叮叮當當的杯盤刀叉,中餐的餐具顯得清靜了許多,一碟、一碗、一匙、一筷,便可將天下珍饈盡收口中。但是,一雙細長的筷子不僅體現了中國人的靈巧,也在千百年的食儀演化中,像各國、各族的民風、民俗一樣,留下了許多傳說般的約定俗成的“規矩”,正所謂“一雙小筷子,存有大文化”,而其中的“用筷十忌”更是不可不知。
1 .三長兩短
宴會開始前,筷子的正確擺法是兩端對齊置于吃碟右側,如果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放在桌上,會被認為極不吉利,俗稱“三長兩短”,一下子和“死亡”發生了關聯。舊時,中國人逝后實行土葬,未蓋棺蓋的棺材由兩塊短木板和三塊長木板組成,民間常說的“誰誰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就是取自此意。
2.仙人指路
這是一種另類的持筷方法,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卻單獨伸出食指。這種手勢在北京民俗里與罵人無異,因為食指伸出時,會隨著夾菜的動作不停地指向他人,相當于一次次地指責對方,其效果與用筷子指人是一樣的。
3.品箸留聲
即將筷子一端含在嘴里,像嬰兒般來回去嘬,并且不時發出“咂咂”的聲響。嬰兒如此天真爛漫,成人如此非常無禮,再配上“音響效果”,更令旁人忍無可忍,大倒胃口。
4.擊盞敲盅
舊時乞丐沿街乞討時,標志性做法是用筷子擊打飯盆,同時編幾句訴說苦難身世的煽情詞句,以引起行人注意和同情。所以,在餐桌上用筷子敲擊盤碗既是對自己的不尊,也是對客人的不敬。
5.執箸巡城
聚會成席時,你吃或者不吃,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一定要顧及別人的感受。如果兀自舉著筷子,旁若無人,比劃著來回在菜盤里尋找,會被看做缺乏教養,從而掃了一桌人的興。
6.淚箸遺珠
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指的是用筷子向自己盤里夾菜時,動作不夠麻利,將菜湯流到其他菜里或桌上,猶如落淚滴下一般,是嚴重失禮之舉。
7.定海神針
指的是用一根筷子去插盤中菜品,這一舉動的含義與西方人當眾對人豎起中指一樣,是極惡毒的表示,更是對同桌客人的集體羞辱,無論何人都是無法接受的。
8.當眾上香
餐桌上總有熱心人為表周到、熱情,為旁人夾菜,幫別人盛飯,有時候為圖省事隨手將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此乃大不敬之舉,因為很多地區的風俗都是只有為逝者上香時才會這樣做,試想,有此寓意的一碗飯誰敢去接?
9.交叉十字
這是經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細節,就是吃飯間歇時,不是將筷子平行而是隨意交叉放在桌上。道理其實很簡單,學生寫錯了作業,會被老師在本上打一個叉。而你的筷子擺成個十叉,是對同桌人的全部否定,而且,此舉對自己也有不尊,舊時吃官司畫供時才會被打十叉,難道你愿意自己遇上那樣的麻煩?
10.落地驚神
意指吃飯時失手將筷子掉在地上,是嚴重失禮的表現。很多地區的風俗都這樣認為,祖先長眠地下,入土為安,不應被擾。筷子落地無異于驚動祖先,屬于大不孝。但失手落筷在所難免,于是民俗中又附有“破解之法”,即一旦筷子落地,馬上用落地之筷在地上先東西后南北畫個十字,意為不該驚動祖先,然后趕緊表白“對不住”。
上一篇:端午不只是粽子
下一篇:簽字儀式安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