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過多的欲望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約翰·彌爾頓
據(jù)說,如果想在死后進入天堂,還需要通過上帝的重重考驗。曾有這么兩個人,經(jīng)過了數(shù)次考驗之后,終于來到了天堂的入口處。可是,在他們面前卻有兩扇門,一扇金碧輝煌,一扇樸實無華。通過門縫,可以看到金碧輝煌的門內(nèi)充滿著美酒與金銀珠寶;樸實無華的門內(nèi)也如其門一樣,安靜卻溫馨。
兩人猶豫了,其中一人想,既然天堂如此美好,那一定是充滿著美酒與珠寶的,我還是選擇金碧輝煌的門吧;而另一個人,生來就不喜繁華,香氣繚繞的物質生活對他毫無吸引力,所以他走向了另一扇門。
開門的一瞬間,金碧輝煌的大門忽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黑暗,原來這扇門并不能通向天堂,相反,卻是通往地獄的方便之門,名曰“欲望門”。而推開那扇樸實無華之門的人卻進入了真正的天堂。
其實不止他一個人選擇欲望門,上帝為人們的功虧一簣痛心,從此在這里豎了一塊警示牌,上面寫著:欲望是通往地獄的大門。
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行色匆匆地奔波在追逐功名利祿的道路上,以至于心靈和身體都不堪重負。其實,欲望像一個巨大的鴻溝,是永遠也填不滿的。人生最大的苦惱,不在于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向往的太多。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我們并不需要,但是卻能對我們造成困擾的東西。
著名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與舊睡袍別離之后的煩惱》。在文中,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有一個朋友送了他一份精美的禮物,那是一件質量和款式皆上乘的睡袍,穿上的感覺非常舒適,狄德羅愛不釋手。有一天,他穿著睡袍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找到適合坐的地方——床太老舊了,而且床單已經(jīng)褪色;沙發(fā)就更別提了,已經(jīng)斑駁得猶如百歲老人,實在不適合這么華貴的睡袍;比起睡袍的質量,地毯簡直粗糙得嚇人……
就這樣,狄德羅坐立難安,只好把家里的床、沙發(fā)、地毯一一換掉。可換完之后,他就后悔了,他覺得自己被一件睡袍左右了情緒,干了蠢事。于是他把這件事記下來,希望讀者能引以為戒。
說起蘇格拉底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一代智者,但他也曾經(jīng)在學生的慫恿下浪費時間干了無意義的事情。
據(jù)說那天他的學生們正在聊著集市上的所見所聞,看到他們儉樸的蘇格拉底老師之后,他們突發(fā)奇想,覺得老師也應該去逛一下集市,感受凡間的快樂,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
他們把集市說得天花亂墜,蘇格拉底最終被說服了,決定走上一遭。第二天,學生們迫不及待地來找蘇格拉底,讓他描述一下集市一行的感受。蘇格拉底沒法,只好實話實說:“我終于知道原來世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然后不顧目瞪口呆的學生,翩然而去。
蘇格拉底不愧為最明智的大師,他懂得簡化自己的人生,他明白只有自己的生活簡單了,自己才會成為自己的主人。事實上的確如此,我們的人生要有所得,就不能讓誘惑自己的東西太雜太多。心里存放累積的欲望太雜太多,努力的方向就會過于分叉,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誤入歧途。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不為一時的快樂或利益而將自身置于極度危險的境地。
心靈感悟
生命如舟,載不動太多的欲望,要想使之成功抵達彼岸,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果斷地卸下一部分多余的東西,只取自己最需要的東西,這樣才可獲得心靈的靜謐和愜意。
上一篇:控制心中的憤怒
下一篇:放棄是另一種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