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剛剛好
幸福是比較出來的,不幸也是比較出來的。
我常常遇到一些年輕的媽媽抱怨孩子不好管,自己早已身心疲憊。
身為家長掛到嘴邊的話不是“我愛你”,而是“做作業”。有一天孩子突然病倒,這時才覺得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有時我們的注意力常聚焦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不經意間把它放大,幸福感越來越低。
當我們面對生活中出現的不如意時,憤怒、抱怨只會讓情緒越來越糟。因為負面的情緒會迅速降低自己的能量,甚至做出錯誤的行為。
有一次我到一家企業演講,會場的投影儀不工作了。這種情況在以嚴格管理著稱的這家企業中是絕不允許的。我注意到工作人員緊張地流汗,得知一時半會兒難以恢復時,就對大家說:“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需要休息,機器也一樣。也許大家不看顯示屏而是看著我,效果會更好。”我換了一種方式演講,不用PPT反而更容易互動,結果學員反應效果非常好,大家對“接納”有了更深的體驗。事后,相關負責人跟我交流時說到,領導還是批評了他們,他們表示工作確實有誤,同時也說道:“鹿老師講‘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件事是給我們提醒,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其實我PPT很精彩,但現場出現了情況,我必須保持平穩的情緒,被干預者的狀態是由干預者決定的。
還有一次,我到蘇州去學習。6天的學習結束后卻沒能及時趕上飛機。第二天就是端午節,所有的航班都沒有機票了!浦東機場的航班也只有第二天中午的,我和同行的朋友商議后訂了虹橋機場早八點半的飛機。當晚我們打車到虹橋機場,第二天的安排全部打亂。我們總想生活按計劃軌道行駛,出現意外就會慌亂和抱怨。這時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多一些覺察,會平靜很多。那次我同行的朋友說了一句非常樸素而有哲理的話:“咱的錢已經受傷了,不能再讓心受傷了!”一位學過幸福教練課程的學員分享他從昆明飛泰國旅行,沒想到遇到春城暴雪,幾萬人滯留機場。據他說當時有很多人情緒失控,而他很坦然:既然已經這樣了,就接受它。反正飛機遲早會飛的!
如果我們遇到變故時,冷靜地對自己說“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剛剛好”,即給自己一個正向的心理暗示。讓我們的心態更平和。
日常生活中,有人累積憤怒和痛苦,也有人積極面對,并用樂觀的心態感染周圍的人。聚焦生活中的幸運點,接納不如意,方能擁有穩穩的幸福。
我的一位朋友家庭發生了很大變故,見她情緒低落朋友推薦一個課程,當她在課堂上聽到“一切都剛剛好”時,拿起手提包就沖出了教室。因為她無法接受這樣的觀點。
后來,她經歷了接納、重建、更輝煌的過程。
生命中發生的任何事件,不是得到就是得不到,你的人生都是“一切剛剛好”。
當我遇到不如意卻又無法改變的事情時,就會對自己說: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是可以的。不管發生什么,是我的我都不抱怨,先接納。
四川殘疾舞者廖智的故事讓人感動。在“5.12大地震”中她失去了雙腿,安裝了假肢后她又站上了舞臺,且在中央電視臺《舞動人生》的比賽中獲得第二名。她的假肢里面是鋼管,外面是泡沫。她說這樣可以自己把腿修得更漂亮。當雅安地震時她去做志愿者,車上位置太擠,她就把假肢取下來,她說自己不再有被擠著的感覺。路不通,要步行經過麥田,別人的腳起泡了,有味了,她說自己的假肢不會。她說:不抗拒,就能綻放。
接納自我,專念幸福,生活就會不一樣。
上一篇:跳出欲望的深淵
下一篇:與內啡肽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