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再遠,也有回程的意義
十年,十次,一年,一次。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也變得矯情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懷念一種味道。
過年。
收拾著大小的行李,清點著身份證、駕駛證、機票、火車票……趕往回家的路上,孩子在我懷里,他還不懂事呢。
心急如焚,還不至于形容我當時的心情。
堵車,讓我的心情很不好,至少給興高采烈的心情潑了一瓢涼水。
三個小時,機場終于到了。
放在平時,我家到機場不過半個小時,可是今天,連高速公路都堵了。
坐上飛機的心情,倍兒爽。
“各位乘客,大家好,播報一條緊急通知,由于寒流來襲,飛機被迫返航,給您造成不便……”
飛機上的乘客一個心情——憤怒,盡管這跟機長和空姐無關。
坐在機場,我幾近絕望,抱著孩子擠長途火車,似乎不太現實。
開車回家,1400公里,兩天一宿。
回家,一年一次就好。
這是父母想的。
五十大壽,父母告訴我的時候,我“呵呵”一笑,這算是什么期許?
一年一次,算算,十年十次,就算他們長命百歲,我與他們見面的次數也不過五十次。
1400公里,兩天一宿而已!
最近,我朋友的父親過世,那是她見父親的最后一面,而父親沒見到她的最后一面,這一面,成為了她人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其實,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或是意外或是明天,誰也無法預料人與人之間最后一面將見于何時何地,生死面前,一切都不足為談。
車上。
窗外飄起了雨,路況很不好,咫尺之間也難以判斷。
兒子睡得正香,無憂無慮。
與老公的輪流交替,累壞了我們倆。
500、300、100、80……
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十分之一……
心急如焚,正是此刻的心情。
終于到了。
倒計數支撐著我們回家的信念,感謝這信念,我們見到了盼望已久的親人。
“我們都好,你們在外面注意身體。”
“別往家里寄東西,家里啥也不缺。”
“你們愛吃干筍子,今年我曬了不少,給你們寄點過去。”
……
誰好?誰也不好。人都說,老來一身病,即便一身病襲來,電話那頭永遠都說著還好,于是,我們都信了。
家里真的什么都不缺,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或許,只是過年不缺。
是多少?為何家里一點都沒看到。
……
年假七天,一半時間都在路上,三天,真不想合眼,只是為了能多看你一眼,多看一眼是一眼,三天的費盡心思、殫精竭慮,只為了讓你多吃上一口,吃一口年幼時家的味道。
兒子笑了,婆婆哭了,老公唏噓感嘆。
離別,或許只是揮揮手,只是一個笑容,但笑容后滿是淚水。
盡管科技發達,互聯網落入家家戶戶,視頻屢見不鮮。
視頻,真心不錯。
我原是這么想的,可當一個生硬的機器里浮現一個熟悉的身影時,不由自主伸手一觸——冰涼。
指尖的冰涼無法讓思念的心變暖,連聲音都隨著互聯網的傳播變了味兒。
“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愿,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又一年,回家看看。
上一篇:越忙亂的時候,越要放空
下一篇:過一種生活,簡單得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