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清掃心靈的垃圾
心靈垃圾,指現代社會中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所產生的壓力在人們內心所引發的痛苦、惱怒、焦慮、恐懼、緊張、嫉妒等情緒。這些情緒危害人的精神與身體健康,抹殺人生的愉悅感與幸福感,給人的心靈涂抹上黯淡灰色,使人生變成苦役。
警察劉雪峰,27歲,做了幾年警察的他,破了不少奇案、大案,多次獲得榮譽,是同事的榜樣,也受到群眾的稱贊。這些成就和榮譽慢慢變成了劉雪峰的負擔,他為了維護自己的榜樣風范和英雄形象,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對自己要求嚴格得近乎苛刻。他不斷給自己規劃近期與遠期的奮斗目標,擔心自己的“光輝形象”被新人取代。警察這一職業本身就要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要面臨生死考驗,而劉雪峰在承受這些職業壓力的同時,還人為地給自己增加了許多壓力,久而久之,他的性情大變。他焦慮、暴躁、多疑,精神委靡不振,經常無端地與妻子吵架,并因此在工作中幾次造成失誤。后來劉雪峰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意識到是因壓力而產生的垃圾情緒堵塞了自己的內心,導致自己情緒失控。此后,劉雪峰有意識地給自己減壓,慢慢消除了內心的垃圾,精神狀態恢復了正常,工作中又取得了新成績。
生活中像劉雪峰這樣被心理垃圾困擾的人很多,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輕生心理與自殺行為。心靈垃圾是人體的健康隱患與精神負重,必須得到及時清理。人體就像電腦一樣,如果你不把那些垃圾文件刪除,日積月累電腦就會“死機”;心靈垃圾若得不到及時清理,久而久之便會導致人體在健康與精神上的雙重崩潰。
那么,到底該如何清除心靈的垃圾呢?
第一,拋棄自卑,肯定自我,并及時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情緒調節。
第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評價;不放縱自己,也不對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
第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不好高騖遠。
第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第五,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第六,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讓我們做好“心靈環保”,時刻學會清理自己的心靈,不要讓那些心理垃圾成為心靈的負累。
上一篇:決不放棄
下一篇:取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