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教育孩子
讓聰明的孩子接受智慧教育
猶太人有兩條著名的格言,一條是:“寧可變賣所有的東西,也要把女兒嫁給學者;為了娶學者的女兒,就是喪失一切也無所謂”;另一條是:“假如父親與教師兩人同時坐牢,而又只能保釋一個人出來的話,做子女的應先保釋教師。”
猶太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們共同信奉的兩大美德,第一是敬神,第二是辦學校。因為他們知道創辦學校可以讓每個孩子在小時候就能接受教育,這樣從小就能獲得智慧,長大以后就可以在社會生活中獨闖天下。
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中國人重視教育,但是把孩子送到學校以后,孩子拼命地背知識,結果天性中那些創造力被扼殺了,所以中國的孩子考試能力強,背誦能力強,但是社會經驗不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走得很吃力。因此,我們應該以猶太人為師。
有這樣一個故事: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一個偏僻小鎮上,聚集著逃難來的猶太人,這些人都很安分守己,白天大人們都忙于各自的生計,孩子都被送到猶太人自己辦的學校去讀書。有這樣一家人,家里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天生是個癡呆兒,另外兩個孩子則很聰明。按常理說,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夠難受的了,一般人都會采取一切辦法為大兒子治病,甚至會讓兩個聰明的孩子也跟著背負這個沉重的負擔,犧牲這兩個孩子的幸福,讓他們輟學在家,照顧癡呆的大兒子。
可是猶太人卻沒有這樣做。他每天只給大兒子必要的食物和看護,而卻把更多的錢和精力放在了另外兩個聰明的孩子身上,讓他們讀書,把他們送到最好的老師那里去學習。
他的做法遭到了俄國人的非議,說他偏心,甚至連他的兩個兒子都認為父親的做法不妥。可是猶太人卻不為所動,依然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每當他那兩個聰明的兒子問起這件事情的時候,父親只說以后他們自會明白的。
果然,兩個聰明的孩子后來都學有所成,在商界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這時,他們的父親已經老了,不能掙錢養家了,他們的哥哥也更加呆傻了。兩個弟弟不約而同地拿出了一大筆錢,雇請專人照顧父親和自己的哥哥。這時,他們也都理解了父親當年的良苦用心。
原來,他們父親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犧牲兩個弟弟的幸福,讓他們跟著受罪的話,那結果只能是三個孩子都不能成才;而如果犧牲哥哥的幸福,成全兩個弟弟的話,一旦他們將來有所成就,那他們就可以支撐整個家庭。
這就是猶太人的智慧。
上一篇:讓女人用錢填滿你的錢包
下一篇:誤解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