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挫折不氣餒
1957年,許海峰出生于福建省,他的父親許銀芝是新四軍老戰士,解放軍炮兵副連長,后轉業到體院工作。也許是因為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許海峰從小就對軍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射擊對他尤其有魅力,于是他迷上了打彈弓。
上初中以后,許海峰由于沉迷于打彈弓,以至荒廢了學業,被迫留了級。遇到這種事情,一般父母的反應定會火冒三丈,狠狠地教訓孩子一頓。
然而,許海峰的父親沒有這樣做,他和兒子同行在通往學校的公路上,談了一番為四化建設搞好學習的重要性后,突然站住,指著路旁樹枝上的麻雀,要許海峰打給他看。
許海峰見父親要他打麻雀,高興極了,忙彎腰從地上揀起一個石子,舉弓發彈,麻雀應聲落地。當時,父親并沒說什么,許海峰卻從父親的眼神里得到了鼓勵和支持。特別是弟弟許海波愛上打彈弓以后,父親還讓許海波跟哥哥學習。當然,他們并不因此影響學業。
1972年,許海峰隨父母回到原籍安徽和縣沈港鎮。回到家鄉后的許海峰,打彈弓的本領更加高強。
在和縣新橋中學讀書時,許海峰坐在教室里的第二排課桌邊聽課。有一天,他看到窗外的樹上有一只麻雀,便悄悄掏出彈弓,手起雀落。一時間,許海峰打彈弓的本領轟動全班,傳遍全校,從此便得了個“彈弓王”的美譽。
許海峰在沈港鎮讀了兩年高中,畢業后便下鄉當了農民。他在當農民的五年時間里,許海峰做過赤腳醫生、當過供銷社的化肥推銷員、煙酒批發員。直到1979年,縣體委射擊隊的教練聽說縣里有個“彈弓王”,打麻雀簡直是百發百中,就把他招到射擊隊參加了訓練。
不久,許海峰代表巢湖地區參加安徽省第四屆運動會,在這次運動會中他一下子得了兩個第一,并且打破了省紀錄。1982年許海峰被選入安徽省射擊隊。那時,他已經25歲,不少人對他能否出成績表示懷疑。
但是,許海峰并不氣餒,在訓練時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寒風中練習瞄準,一次又一次地將槍舉起,手被凍裂了,五指凍腫了,他全不在乎。
在教練的精心指導下,許海峰的成績提高得很快,進入省隊三個月后,他在華東地區射擊比賽中,奪得了氣步槍冠軍并打破全國紀錄。
1983年,在第五屆全運會上,許海峰連奪氣手槍和手槍慢射兩枚銀牌,成為國內射擊場上的名將。由于許海峰老成持重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1984年他被選入國家集訓隊。
四月份,他隨隊首次參加國際比賽。這以后他獲得了洛杉磯奧運會預選賽自選手槍慢射項目的第一名,領到了進軍第23屆奧運會的“入場券”。
許海峰在奧運會上奪得了金牌,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奧運冠軍。當他回到安徽和縣沈港鎮的老家時,為了不給鄉親們添麻煩,他并沒有通知父母。
但是,當許海峰踏進了沈港鎮,便陷入了前來歡迎的人海中。大人小孩手里拿著紙花鞭炮,排成一字長龍的歡迎隊伍。許海峰被熱情的鄉親們感動得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上一篇:遇到困難要想辦法
下一篇:隋文帝——執法不避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