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在往自己的肩上增加砝碼,希望自己能夠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希望自己能夠獲得認可和成功。這些希望累積在一起就成了讓人倍感壓抑的“成功”壓力。什么是成功呢?有些人認為功成名就才算成功,其實不然,照顧好年邁的父母是一種成功,教育好年幼的孩子是一種成功,快樂地過好每一天也是一種成功。名利的得失并不是成功的唯一判斷標準,我們應該淡然面對名利、金錢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成功”壓力。
雖然金錢常常是事業計劃的中心,而且不少人認為金錢可以讓自己快樂,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不少人常常因為要去追逐那些只能用金錢換算的成功,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透支自己的健康、快樂,等到醒悟過來的時候卻為時晚矣。
其實,不少人在對成功的理解上存在一個誤區,進而不了解自己對成功的真正看法。在我國的傳統文化里,經常會把成功和金錢、獎勵及成就畫上等號,而要得到這些所謂的成功就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可是最終大家會發現真正的成功人士只能是一小部分人。然而,大家為了成為眾人眼中的那一小部分,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實在太不值了。
而且,許多大家認為成功的人也有矛盾的想法,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也很低。《時代》雜志引述烏瑪•瑟曼的話,“我發現怪異的事會吸引我的注意力。許多明星認為自己很丑,沒有才華,而且還有自卑感。很多外表上看起來很成功的人,反而認為自己并沒有成功的感覺,希望自己能做其他的事。”
不論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都限制了自己。每個你所扮演的角色都帶有一套規則和限制,對你來說,越是緊抓著自己的角色,就越有壓力,就越難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潛力。
南希是家中四個孩子里的大姐,她相當負責任,而且因為“很懂事”而得到許多贊美。南希很早就了解愚蠢或幼稚并不為人所接受。在學校時,她很負責,每天都準時上學,并且會把所有的作業做完。當老師需要志愿者時,她總是第一個報名,而且她從來都不缺席。
多年來,南希認為負責任這個角色很重要,這種想法限制了她。事實上,要負責任的重要性完全主導了她的人生。她總是說:“我一定準時,而且我說到做到。”南希常常會承諾去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只是因為她想做個負責的人。
到了青少年時期,她覺得自己的責任感為自己帶來許多壓力,而這些壓力已經使自己無法承受。因此,她的性格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她變得相當不負責任。有一小段時間,南希不上學,不幫忙做家務,并且因為吃藥而染上了一種藥癮。她把所有不好的事都藏在心里,甚至對心理治療師都不說一句話。
可以說,南希不是一個用心來生活的人,因此她最后毫無懸念地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人們往往把壓力等同于動力,可是不管從科學的角度還是從生活的角度來講,這一公式都不成立。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壓力不僅不能轉化為動力,反而還會阻礙潛能的發揮。很長時間以來,不少人都生活在這種錯誤的觀念之中,直到最近幾年他們才意識到,過重的壓力已經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所以說,壓力與動力之間沒有任何必然的聯系。
當然,這不代表大家可以對自己或別人不負責任。一個人的責任感是衡量其品質的重要標準,缺乏責任感的人自然得不到社會和自己的認同。但是,大家也要知道,不能讓責任成為壓力,每個人肩上所擔負的責任都很多,如果將它們統統視為壓力,那么一個人是無論如何都走不遠的。
總之,成功并沒有具體的定義,它是因人而異的。人生在世不過數載,切不可把名利、財富當做成功的唯一標準,每個人都應該淡然面對名利,淡然面對“成功”的壓力。
上一篇:淡定人生,享受心靈的寧靜
下一篇:坦然面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