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合作的長期性
在猶太人看來,經商切忌做一錘子買賣,要想事業長久發展,必須采取長期合作的發展戰略,和合作伙伴共擔風雨,一起成長。猶太人夏利斯的成長就說明這樣的一個道理。
夏利斯的父親是個銀行巨頭,本來期望他能夠子承父業,但他由于喜歡冒險,喜歡海洋,所以他最終選擇了海運事業,在商人眼里,海運就是風險的代名詞,夏利斯卻勇敢地踏入了這一行業。創業之初,他以60萬美元買下了一艘舊貨船,即“安格號”,然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正式涉足航運業。
也許是生活故意要磨煉一下這個年輕人,他的公司剛剛起步時,由于公司的運轉費用龐大,而他卻很長時期都沒有業務,所以一下子就陷入了經濟危機。擺在他面前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把原來的業務改為租賃,與租船方建立合作關系;另一條是把公司出售給別人,從而獲得一些資金,重新開拓新的事業。這位愛冒險的人經過權衡,選擇了前一條路。他決定把自己的船租出去,賺取租金維持公司的運轉,他的辦法就是堅持低價租賃,雙方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這個方法很有效,不久他接到了第一筆租賃業務,一家公司準備租賃他的船去日本,以后這家航運公司也就一直成為他的老主顧。
第一筆生意做成后,夏利斯的信心大增。由于他的租金低廉,從而引來許多公司租用他的貨船,夏利斯的業務量大增,他的公司利潤也成倍地增長。航運市場業務的增長使得很多公司參與進來,但是這些仍然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很多航運公司紛紛采用提高價格的辦法,甚至規定單程包租等辦法,這樣也仍然供不應求。許多人也勸夏利斯這樣做,可是夏利斯堅持說不想做一錘子買賣,雖然賺得少些,但是做生意應該重視長期效益。他的公司租賃還同以往一樣,這樣那些老客戶仍然同他合作,采用原先的辦法。后來由于參與競爭的企業多了,因此航運價格下跌了,航運業進入了困境,然而由于夏利斯采取的是長期合作雙方共贏的局面,因此那些老客戶流失的不多,所以他的租金始終保持穩定的增長。他又用這筆錢增置了七艘貨船。這時夏利斯在船運市場的名氣一下子大增,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
夏利斯添置的七艘貨船中,都來自同一個廠家。他十分看重這個廠家,無論船的價格、質量,還是交貨期都是別的廠家無法做到的。這令夏利斯十分滿意。這個廠家也因夏利斯的信守諾言而與他建立了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
沒過多久,航運市場轉暖,利潤也豐厚起來,引來許多人的加入,航運業的同行紛紛找到該廠購買船只。該廠生意興隆,每天都有很多訂單,日程排得很滿,為了維持兩家的長期合作,他們推掉了別家的訂單,盡管損失不小,但他們還是愿意首先滿足夏利斯的要求。
市場行情確實千變萬化,由于激烈的競爭,可供航運的船只增加了,因競爭使利潤下降了,利潤下降導致一些船運公司的效益下滑,一些小公司因此倒閉,于是造船廠的業務受到了沖擊,許多廠家幾乎停業,這其中也包括一直為夏利斯供貨的船廠。夏利斯知道情況以后立刻就向那家船廠一下子訂購了2艘船,總噸位為20萬噸,使那家船廠度過了低谷。這樣船廠的效益得到了保證,他們與夏利斯的關系更加緊密了。
20世紀初期,中東石油產量猛增,需要大批的油輪進行運輸。當時,跑一趟就可賺五百多萬美元,夏利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到老朋友那個廠訂購了10萬噸級的大型油輪,采用低價出租的手段,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沒過兩年,中東的油價猛漲,許多石油消費國做出反應,限制石油進口量,由此而導致油輪需求銳減,航運業又進入了危機,而夏利斯的公司由于采用長期合作的經營模式,業務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依然生機勃勃。
在風云多變的航運市場,夏利斯終于以他的冒險開拓了一方天地,他也在此領域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成為一代船王。
上一篇:沒有目標一定不會成功
下一篇:點燃孩子的興趣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