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的口碑才是你真正的財富
猶太人非常強調要想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客戶的口碑,讓客戶滿意,你才能讓自己的口袋滿意。華葛林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猶太商人華葛林原來只開設一家規(guī)模很小的藥房,他也和很多人一樣,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抱怨多多,甚至還去歌廳舞廳,妄圖靠酒精來麻醉自己。但是每當酒醒以后,他又不斷自責自己,并且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于是有一天,他自問:“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渾渾噩噩度過,我能舍棄這種生涯嗎?”經過反復思考,他的結論是“不能”,他想與其這樣潦倒一生,還不如我干一行愛一行,在這個領域大展宏圖。
觀念一旦轉變以后,他發(fā)現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也還是很有意義的,他發(fā)現自己的小藥房之所以不能生意興隆,是因為自己的服務態(tài)度有問題。試想,一個不喜愛自己職業(yè)的人怎么可能對它有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呢?于是他開始在自己的服務態(tài)度等方面下手,說來也怪,那些顧客竟然像商量好一樣,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地都到他這來買藥,華葛林的生意出奇地好轉起來。
他曾描述自己的成功經驗就是:“以微笑面對客戶,以最快的速度滿足客戶的需要。假如有人電話購貨,我一面接電話,一面舉手招呼我的伙計立刻把物品送去。”
他舉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有一天來了一個電話,是藥房旁邊不遠的郝斯福夫人打來的。華葛林一邊大聲回答說:“好,郝斯福夫人,兩瓶消毒藥,1/4磅消毒棉花,還要別的嗎?啊!今天天氣真好,還有……”他不住地討好他的顧客,同時指揮伙計,把貨物取齊,馬上送去。伙計也訓練有素,在接電話一分鐘內,就將物品送至郝斯福夫人家的門口,而他們仍在繼續(xù)談話,等到對方說:“門鈴響了,華葛林先生,再見!”于是他放下了電話聽筒,面露喜色,知道貨已送到。事后,郝斯福夫人常對別人說起這件事:當她訂貨的電話尚未打完,物品已經送到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郝斯福夫人成了華葛林藥房的義務宣傳員。她的無意傳播,使附近的居民都來他的藥房購藥,并漸漸擴展到別處居民,使他們也都成為他藥房的長期顧主。從此,他的一間小小藥房便擴展成了公司,并成立了制藥廠,各地也設有許多營業(yè)分店,他也成為富甲一方的猶太富豪。
上一篇:順勢而為機遇可得
下一篇:“失敗”是意志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