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學會珍惜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曾說:“也許人就是這樣,有了的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又一味追求。”生活中常有這種事情:來到跟前的往往輕易放過,遠在天邊的卻又苦苦追求;占有它時感到平淡無味,失去它時方覺可貴。學會珍惜,你會過得更快樂。
一個小男孩非常相信上帝,他每天都到教堂里祈禱,希望能見上帝一面,求上帝幫他實現夢想。終于有一天,他的虔誠感動了上帝,上帝決定見他。
小男孩對上帝說:“我想了很久,我知道自己長大后需要什么。”
上帝問他:“我可愛的孩子,你想實現什么夢想?”
“我要住在一幢漂亮的大房子里,門前要有兩尊維納斯的雕像,屋后要有一個大花園。我要有一個高挑而美麗的妻子。她溫柔多情,長著大大的藍眼睛,而且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她會彈吉他,會唱動聽的歌。我還要有3個強壯的兒子,我們可以一起踢球。他們長大后,一個要當科學家,一個要做公務員,而最小的一個將成為足球明星。至于我呢,我要成為航海、登山的冒險家,并在旅途中能夠救助他人。我還要有一輛紅色的法拉利。”
上帝聽了小男孩的話,和藹地笑著說:“聽起來真是個美好的夢想,希望你的夢想能夠實現。”
聽了上帝的話,小男孩高興地跳了起來,他期待著有一天,所有的夢想都能成為現實。但是,在18歲的時候,他踢球摔壞了膝蓋。從此,他再也不能登山,更不用說去航海了。因此他學了商業經營管理,而后開始經營醫療器械。
后來,他娶了一位溫柔美麗的女子。她雖然長著黑黑的長發,個頭卻不高,眼睛也是褐色的,既不會彈吉他,又不會唱歌。但是,她卻能做一手好菜,畫一手好畫。
因為要照顧生意,他住在市中心的高樓里,屋門前沒有維納斯的雕像,屋后也沒有花園。不過,從他的房間里卻可以看到藍藍的大海和白白的風帆。
他沒有兒子,卻有3個美麗如花的女兒。小女兒天生患某種疾病,一直坐在輪椅上,但她卻是姐妹中最可愛的一個。3個女兒都非常愛她們的父親。她們雖不能陪他踢球,但有時會和他一起去公園玩飛盤,而小女兒就坐在旁邊的樹下彈吉他,唱著動聽而久縈于心的歌曲。
他生活富足、舒適,但他卻沒有紅色法拉利。有時他還要取送貨物——甚至有些貨物并不是他的。
某天早上,他忽然記起了自己多年前的夢想,覺得夢想沒有一個實現了。于是,他開始對周圍的人不停地訴說,抱怨他的夢想的破滅。他越說越難過,認為現在的這一切簡直都是上帝同他開的玩笑。妻子、朋友們的勸說,他一句也聽不進去。
最后,他終于悲傷地病倒了,住進了醫院。一天夜里,所有人都回了家,病房中只留下他。那天夜里,上帝又來了。
他對上帝說:“還記得我是個小男孩時,對你講述過我的夢想嗎?”
“那是個可愛的夢想。”上帝說。
“你為什么不讓我實現夢想?”他問。
上帝依然和藹地笑著說:“我已經幫你實現了。只是我想讓你驚喜一下,給了一些你沒有想到的東西。我想你該注意到我給你的東西:一位溫柔美麗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處舒適的住所,三個可愛的女兒——這是個最佳的組合。”
“是的,”他打斷了上帝的話,“但我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
“我也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上帝說。
“你希望得到什么?”他從沒想到上帝也會希望得到東西。
“我希望你能因為我給你的東西而快樂。”上帝說。
他在黑暗中靜靜地想了一夜,決定要有一個新的夢想,他要讓自己夢想的東西恰恰就是他已擁有的東西。
后來他康復出院,幸福地住在高層公寓中,欣賞著女兒悅耳的聲音、妻子深褐色的眼睛以及精美的花鳥畫。晚上,他注視著窗外,心滿意足地看著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幸福,這種幸福就是現在。樂觀的人會把這些看作是上帝的另一種恩賜,懷著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現實,而悲觀者則會把手中的幸福隨意丟棄。很多人只懂得為錯過的太陽流淚,卻眼睜睜地看著群星從眼前消失,最后,一切都成云煙,一切都成虛無。
活在今天,掌握此刻
今天是最珍貴的
活在今天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此時才是你真正擁有的。除了此時此刻,你別無選擇。必須要承認你無法活在過去或未來的時刻,就是今天!信不信由你,你一生只有今天這一天。
一天深夜,偉大的所羅門王夢見一位聰明絕頂的智者,他請求智者給他一個忠告。智者沉思了很久,便告訴他一句話。他虔誠地向智者道謝,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句至理名言,涵蓋了人類的所有智慧,能使人得意的時候保持平常心,不會忘乎所以;失意的時候能夠百折不撓,始終保持快樂平和的狀態。后來,智者不顧所羅門王的再三挽留,還是走了,所羅門王一著急就醒來了。
醒來之后,他怎么也想不起來那句至理名言,于是,就找來幾位有智慧的老臣,向他們講了那個夢,要求他們把那句話想出來。他拿出一枚大鉆戒,說:“如果誰能想出來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刻在戒面上,我要把這枚戒指天天戴在手指上。”一個星期過后,幾位老臣興奮地前來送還鉆戒,戒面已刻上了一句可以讓他勝不驕、敗不餒而且永遠保持快樂的至理名言:“只活在今天!”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活在“今天”——不是活在“從前”,就是活在“以后”,人生許多寶貴的時刻便溜走了,因為我們的心都被過去和未來占滿了。“活在今天”這個觀念并不深奧,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
有的人很少重視眼前的時刻,這是不幸的,因此他們錯失了生活的許多機會。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他對參禪十分感興趣,于是就去拜師學禪。一見到師父,他就迫不及待地問:“師父,請告訴我,什么是禪?”師父聽了,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說:“禪,就是掃地的時候掃地,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年輕人聽了,半信半疑地說:“師父,這也太簡單了。”師父說:“沒錯,可是就這么簡單的事,卻很少有人做得到。”
掌握此刻對于享受人生是很重要的,只有珍惜今天,你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不管你正在下棋還是和朋友說話,或是觀看落日,掌握此刻的美好,會產生一種明快親切的感覺,并且感到自己與世界之間的真正和諧。
不要太貪心
有些人浸泡在幸福蜜罐里,卻老是追問幸福在哪里。他們撇開眼前的幸福,徒勞地為鏡中花、水中月奔波勞碌,等到一無所獲,再回首時,那些曾經是眼前的幸福也失蹤了。
從前,有一個勤勞的樵夫,他每天上山砍柴。一天,他背著柴下山時,看到一只受傷的鳥,這只鳥全身裹著閃閃發光的銀色羽毛。樵夫欣喜地說:“啊!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么漂亮的鳥!”于是,他就把這只鳥帶回家,專心替鳥療傷。
在療傷的日子里,這只鳥每天唱歌給樵夫聽,樵夫的日子過得很快樂。
有一天,鄰居看到樵夫的鳥,不以為然地說:“這充其量只是一只銀鳥。告訴你吧,有一年,我在山上還看見過金鳥呢!金鳥的羽毛是金色的,比銀鳥漂亮上千倍。而且,它歌也唱得比銀鳥更好聽!”樵夫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從此,樵夫每天只想著金鳥,再也無心聆聽銀鳥清脆的歌聲,日子也過得越來越不快樂。就這樣過了很久,銀鳥的傷好了。它看到自己不能給救命恩人帶來快樂,便打算離開樵夫了。
一天傍晚,銀鳥飛到樵夫的身邊,最后一次唱歌給他聽。樵夫聽完了,只是淡淡地說:“你的歌聲雖然很動聽,但是卻比不上金鳥的嘹亮;你的羽毛雖然很漂亮,但是比不上金鳥的美麗。”
銀鳥唱完歌,傷心地在樵夫身旁繞了3圈作為告別,然后向著金黃的夕陽飛去。樵夫望著銀鳥,突然發現在夕陽的照射下,銀鳥變成了美麗的金鳥;他夢寐以求的金鳥,就在那里!只是金鳥已經飛走了,飛得遠遠的,再也不會回來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是有很多幻想在誘惑著我們。這些水中花、鏡中月可望而不可即,卻有那么多的人為此而奔波辛勞。在夢中播下再多種子,也得不到一絲豐收的喜悅;在現實的田野上哪怕只播下一粒種子,也會有收獲的希望。只有現在屬于我們。
在遠方,不如在自己的土地上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不是所有的遠方都是為你而設。也許遠方一無所有,也許遠方會更加陰霾。所以,珍惜現在吧,只有今天才是最珍貴的。
19世紀初,在美國費城有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他的名字叫R.康惠爾。一天,教堂里來了6個衣著簡樸的高中生。他們一見到康惠爾,就對他說:“尊敬的牧師先生,我們馬上要畢業了,但我們都沒錢上大學。我們非常喜歡學習,而且有一定的基礎,請問,您肯教我們讀書嗎?”
善良的康惠爾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孩子們走后,他又暗自思忖:“這里還有很多窮人的孩子,他們當中一定也有許多人因為沒錢而上不起大學,我應該為這樣的年輕人辦一所大學!”
康惠爾大致計算了一下,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150萬美元,于是,他開始為籌建大學募捐。用什么方法才能讓別人愿意掏錢呢?康惠爾前思后想,終于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演講。他想通過演講向人們訴說他的請求,他相信,只要是有良知的人,一定會為孩子們募捐的。就這樣,他開始到處演講,懇求人們為有志于學的年輕人捐錢。出乎他意料的是,他這樣奔走了5年,籌募到的錢還不滿1000美元。康惠爾十分傷心,當初的激情蕩然無存。
一天,康惠爾突然發現教堂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便問園丁:“為什么這里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園丁抬起頭來,對他說:“噢,我想,您之所以會覺得這地方的草長得不好,是因為您把這些草和別的長得好的草作了比較。世界上有很多美麗的草地,我們很希望那片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抓緊時間整治自己的草地。”
園丁的一席話使康惠爾恍然大悟。他迅速跑進教堂,重新開始撰寫他的演講稿。
他在演講中講了一個農夫的故事:
從前有個農夫,他有一塊肥沃的土地。在他的辛勤耕耘下,日子過得還不錯。但是,當他聽鄰居說有個地方可以找到鉆石時,他便想,只要有一塊鉆石就可以富得難以想象。于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跟著鄰居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鉆石的地方。他們走啊走,來到遙遠的異國他鄉,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卻從未發現一塊鉆石。就這樣,他慢慢地老了,囊空如洗。有一天晚上,他跳海自殺了。
真是無巧不成書。那個買下農夫土地的人,在耕耘中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拾起一看,只見這塊石頭亮光閃閃,反射出光芒。請懂行的人一看,才發現這就是一塊鉆石。后來,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鉆石寶藏。
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康惠爾寫道: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于自己去挖掘的人,屬于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屬于相信自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創造奇跡的人。
康惠爾做了7年這個“鉆石寶藏”的演講。7年后,他募得800萬美元,這筆錢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學校的需要。
今天,這所學校矗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這便是著名學府坦普爾大學——它的建成只是緣自一個人從樸素的故事里得到的啟迪。
既然生命之箭一經射出就永不停止,那么與其追逐那虛無的目標,不如將它射在“現在”的靶上,汲取眼前的一切,拿起不會讓自己后悔的那支筆去撰寫人生。
安貧守道,知足感恩
學會感恩,珍惜今天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仿佛別人的都比自己的好,他們不滿足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結果把自己推入了痛苦的深淵。
小李常說自己是被大材小用了。他在機關上班,工作雖然穩定,但薪水卻沒有在公司上班的多。更重要的,在單位里,他只是個小科員,還不知道自己哪年才能獲得升遷。最后他選擇了跳槽。他的朋友都勸他說:“別亂折騰了,我們都羨慕你呢!工作穩定,吃喝不愁,哪像外面這么風雨飄搖!你呀,就知足吧!”但小李聽不進朋友的勸告,辭職去了一家廣告公司打工。后來他才發現,給人打工確實不易,每天早出晚歸,沒有個清閑的時候,自己的性格又實在不太適合干這個。他開始強烈地懷念起在機關的工作來,可惜已經回不去了。后來小李大病了一場,很久也沒康復。
小李就是因為太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了,才會落得后悔痛苦的下場。我們應該逐步培養自己知足感恩的習慣,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得更快樂。
學會知足,永遠快樂
滿足于現狀,珍視你手中所擁有的,是對欲望的一種理性審視。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不能體會自己身邊的幸福,眼睛總是盯著別處。
從前,有個老頭以補鞋為生。他每天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被生活折磨得沒有一絲笑容。有一次,當他正在愁眉苦臉地補鞋時,走來一個穿著粗布衣服的人,笑著問他:“你認為,誰是天下最快樂的人?”
老頭抬頭看了這人一眼,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國王最快樂了,難道是我這老頭呀?”他不知道,其實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印度國王——察微。察微王是故意穿著粗布衣服出來巡視民情的。
聽了老頭的回答,察微王問:“你倒是說說,國王怎么就快樂呢?”
老頭回答道:“百官尊奉,萬民貢獻,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這當然很快樂了。哪像我整天要為別人補鞋子這么辛苦。”
察微王說:“如果你認為這就是快樂,那他真的就是最快樂的人了。”察微王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有了另一番打算。他吩咐手下人搬來上好的葡萄酒,請老頭喝,老頭一下子就喝醉了。
看著老頭呼呼大睡,察微王命人把他抬進宮中,對王后說:“這個補鞋的老頭說做國王最快樂。我今天和他開個玩笑,讓他穿上國王的衣服,聽理政事,你們配合一下。”
善解人意的王后答應了。老頭酒醒過來,侍候的宮女上前說道:“因為大王醉酒,各種事情積壓下許多,應該去辦事的地方了。”眾人把老頭帶到百官面前,宰相催促他處理政事,他懵懵懂懂,東西不分。史官記下他的過失,大臣又提出意見。他整日坐著,身體酸痛,連吃飯都覺得沒味道,人也一天天瘦了下來。
宮女假意地問道:“大王為什么不高興呀?”
老頭回答道:“我夢見我是一個補鞋的老頭,辛辛苦苦,想找碗飯吃,也很艱難,因此心中發愁。”眾人聽了暗暗好笑。每天夜里,老頭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自言自語道:“我究竟是一個補鞋的老頭呢,還是一個真正的國王?我要真是國王,皮膚怎么這么粗?我要是個補鞋的老頭,又怎么會在王宮里?”
王后聽了,假意說道:“大王不要胡思亂想,我有辦法讓你心情愉快。”于是,王后便吩咐擺出音樂舞蹈,讓老頭喝葡萄酒。老頭又醉得不省人事。大家給他穿上原來的衣服,把他送回原來的破床上。老頭酒醒過來,看見自己的破爛屋子,還有身上的破舊衣服,都和原來一樣,只是全身關節疼痛,好像挨了打似的。
幾天之后,察微王又去看老頭。老頭說:“上次喝了你的酒,就醉得不省人事,到現在才醒過來。我夢見我做了國王,和大臣們一起商議政事。史官記下了我的過失,大臣們又批評我,我心里真是驚惶憂慮,全身關節疼痛,比挨了打還厲害。做夢都如此,不知道真正做了國王會怎么樣?看來,上次我說的那些話錯了,國王也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因而佛祖說:“莫羨王孫樂,王孫苦難言;安貧以守道,知足即是福。”
其實布衣粗飯,也可樂享終身。知足常樂,就是要有一顆豁達開朗平淡的心,在繽紛多變、物欲橫流的生活中,拒絕各種誘惑,心境變得恬適,生活自然就愉悅了。
如何學會珍惜
人一輩子有幾天?答案是:“3天。”即昨天、今天、明天。
再問:“3天中哪天最重要?”回答是:“今天最重要。”因為昨天已成記憶,明天還無法預料,真實的就是今天。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明天的事情等來了再說吧。把每一個今天過好,就是一輩子過得好。
要想過好今天,你就要學會做3件事。
第一件事:“會關門”。把通往昨天的后門和通往明天的前門都關緊了,人一下子就輕松多了。你要想的只是如何珍惜今天的分分秒秒,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讓今天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虛度光陰。
第二件事:“會計算”。要學會計算幸福,計算自己做過的事情。一個人做10件事,能做對八九件就很不錯了。人無完人,要知道偉人也會犯錯誤。人生難以完美,不要事事求全責備。
第三件事:“會放棄”。“舍得”兩個字是漢語中最好的詞語之一。請牢記:“先舍后得,舍了才會得,舍了一定會得。”人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不是不報,也許是時機未到。只有舍得放棄,才會更好地獲得。請相信,這方面損失一些,另外的一方面會補回來的。
朋友,從今天起,讓我們做好這3件事,不要讓時光在抱怨和嘆息中悄然溜走,到老時追悔莫及啊!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不能體會自己身邊的幸福,眼睛總是盯著別處。
上一篇:《學會感恩》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下一篇:《學會謙遜》必須養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