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實現人生夢想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和集體中的人,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最大化地創造自己的價值,就不能忽視他人的價值,要與更多的人相處,向他們學習,與他們合作,這樣才能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人生模式。
俗語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任何大事都是由眾人合作完成的,一個人的力量雖小,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沒有漢初三杰和豪杰們的合作,劉邦不可能建立漢朝;沒有桃園三結義,劉備怎么可能三鼎天下;沒有瓦崗排座次,褐衣公子如何會有成就。由此可見合作的重要性。
在投資界,巴菲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他的朋友芒格卻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芒格先生也是伯克希爾公司的董事會副主席,雖然,他經常與巴菲特一起出席種種公眾活動,但是巴菲特喜歡侃侃而談,而芒格總是保持緘默。
即使如此,我們千萬不可小覷巴菲特這位朋友,在巴菲特所創造的許多經典投資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應該是芒格的。就好像巴菲特大兒子霍德華曾說:“我爸爸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第二聰明的人’,第一是誰?當然是芒格。”
1975年是巴菲特與芒格開始正式合作的第一年。
剛開始的時候,巴菲特認為賺錢的是“廉價股”,他也極力推崇這一投資方式,并且,一開始他確實利用這種方式賺了不少錢。然而,在芒格看來,投資市場上的“廉價股”會越來越少,他認為巴菲特的投資方式并不是萬能的。芒格覺得,如果一家公司的盈利足夠好的話,那么,即便它的股價再高一些,也是值得購買的。同時,芒格還說道:“在投資時要注重公司管理者的素質,假如一家公司的領導層是一群有抱負、善于管理的人,那么這家公司一定能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事實上,在投資這條路上,朋友芒格確實給予了巴菲特很大的啟示。對于芒格的這些理念,巴菲特自己也做出了肯定的評價,他說:“他把我推向了另一個方向,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經常被問到,如何成為世界首富?他每一次的回答都是,因為我請了一群比我聰明的人來幫我工作。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并不取決于他自己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取決于他能夠借助別人力量的能力有多強。因此,如果你覺得腳下的路太難走,那么,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找到方法。現代社會,我們任何人,想要擁有財富,都要懂得借力,就是要懂得與人合作。
也許有些朋友會說自己不愿意與其他人合作,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生活。不得不說,這樣的人生狀態是很消極的,擁有這樣人生狀態的人也必然是對人生失去希望的。盡管我們不能過于看重作為身外之物的金錢名利,但是人活著總是要有些追求的。哪怕只是想多掙錢而激勵自己動起來,積極主動地面對人生,也是一種動力。當人真的無欲無求,對于人生沒有任何渴望和追求,則一定會失去生命的活力,也會變得被動。換而言之,哪怕一個人真的是人中龍鳳,他也無法完全戰勝實現夢想過程中的艱難坎坷,所以一定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才能不斷地汲取和吸納力量,也才能開拓屬于自己的人生天地。
那么,具體來說,我們該如何與人合作呢?
1.消除心理成見
可能你會認為,這樣建立起來的友誼不就是功利性的了嗎?可是,哪一段友誼能完全摒棄功利呢?完全沒有功利色彩的友誼是不存在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你認為某個人身上有你沒有的技能時,你會選擇與之結交;但當你發現他其實是個腹中空空的草包時,你恐怕對他也不會有多大興趣。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抱怨朋友不講交情、不夠哥們兒。其實,引起抱怨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這種需要何嘗不是功利性的呢?
誰不希望結識那些能力強的人呢?那些能力強的人往往能幫助我們找到財富之源。可以假設一下,如果對方能為你提供一次做大生意的機會,你會拒絕嗎?
2.學會為人所用,體現自己的價值
“被利用”這個詞聽起來好像過于功利了,但人際關系心理學家認為,只有互惠互利的人際關系才是健康的、長久的。雖然我們的社會提倡奉獻和利他精神,但這是一種最高層次的人際交往境界,很難要求所有人都做到這一點。
朋友之間的關系不是索取和奉獻,而是彼此互求互助。由此可見,如果你想贏得朋友,那就必須在你們之間建立互利關系,這是筑牢你們關系的一個根本。
人之所以需要與人交往,多半時候,都是因為想從交往對象那里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這種滿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質上的。所以,按照人際交往的互利原則,人們實際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講感情,也要有功利。可以說,人際交往中的互惠互利合乎我們社會的道德規范。
好的人際關系還需要你來培養,只有用真誠和愛心,才能鞏固起你的人際關系,也只有團結他人,你手中的力量才會更強大。一個人無論多么能干,多么聰明,多么努力,但如果他不能或是不愿意與團體一起合作,那他日后也絕不會有什么大成就。
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不能盲目,必須對合伙人加以考察,不但重視合伙人的能力和水平,更要重視合伙人的人品和素質,才能在此基礎上建立長久和雙贏的發展關系。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覺得無以打動合伙人時,不如給對方讓利。這樣看似少賺了一些利潤,實際上卻獲得了長久的合作,就像薄利多銷的道理一樣,這樣的合作才是更長遠的。香港首富李嘉誠,就是因為能夠拱手把利益讓給合作伙伴,所以才能把生意做得長長久久,也才能實現與合伙人的共贏和皆大歡喜的結局。
上一篇:向安逸告別,開啟人生奮斗歷程
下一篇:壞情緒只會讓事情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