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低頭,退也是進
如果你是農民,親自種過稻谷,你就會知道,到了豐收的季節里,那些低下頭的都是果實飽滿的麥穗,它們沉甸甸的,而那些昂起頭的是稗,只有空殼,沒有果實。做人要如麥穗,把心充滿,把頭低下。只有真正懂得人生真諦的人,才會像麥穗一樣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內心,獲得人生的收獲,從而把頭低下。因為在人生之中,懂得低頭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還要懂得退步。有的時候,低頭是為了抬頭,退步是為了進步。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而海之所以成為海,有著博大的胸懷,是因為海把自己放低,讓自己始終處于最低處。作為人,我們也應該把自己放低,這樣才能讓自己像大海一樣容納更多,接納更多,成長更多。一個人若總是高高在上,自以為是,是根本不可能獲得成長和更多收獲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懷著空杯心態去學習,在人際交往中也要懂得低頭,如此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與托付。
前文說過,做人總是要有點兒心機,這里的心機不是貶義詞,而是帶有褒義的評價。有心機的人不但懂得保護自己,也會藏巧露拙,因為他們很清楚,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呈現自己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低頭也是一種智慧。尤其是在人際相處中,學會低頭,往往能夠更好地做人。不管是從諫如流,還是謙虛低調,都要通過低頭來實現。一個人若總是高昂著頭,總是趾高氣昂,是無法與他人友好相處,也會影響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的。
劉杰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事業發展得很順利,可謂年輕有為,因而無形中就形成了趾高氣昂、驕傲自負的作風。有一段時間,他在生意上遇到困境,為此專程去拜訪一位老前輩,想要從老前輩那里取經,突破經營的困境。他在進入老前輩的書房時,高昂著頭,沒想到,頭狠狠地撞在門框上。他忍不住驚呼起來,趕緊用手捂住被撞擊的部位,口中忍不住抱怨道:“這個門框也太低了,我才1米8啊!”老前輩笑著對他說:“低下頭,就進來了,也不會被碰到。”他一邊疼得齜牙咧嘴,一邊低下頭走入書房。老前輩對他說:“你的頭被碰了,但是你得到了今天的最大收獲。”他調侃道:“一個大包嗎?”老前輩搖搖頭,說:“不是大包,是低頭。當你學會低頭,你在生意上的很多困境就會迎刃而解。”
劉杰恍然大悟。
此后的日子里,劉杰總是低頭,很少與身邊的生意伙伴發生爭執,在與合作伙伴有爭執的時候,他也會選擇先退一步。漸漸地,劉杰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與周圍的人關系也越來越親密。正如老前輩所說的,他學會了低頭后,很多難題都得以解決。
為何劉杰必須學會低頭才能解決如今正在面臨的很多困境呢?因為年輕的他事業有成,無意間就變得很麵、很自負,他不管是與合伙作伴還是與客戶相處,常常都會表現出趾高氣昂的樣子。當然,沒有人愿意接受別人的趾高氣昂,他的人緣越來越差,他的生意也陷入困境。在拜訪老前輩的時候,所以他不小心撞到門框上,再加上老前輩的指點,這才領悟低頭的道理,才知道人生必須學會低頭和退步,才能有所成長,有所進步。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要在人群中生活,也避免不了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當人與人針鋒相對的時候,氣氛就會變得尷尬,人際關系就會變得緊張。如果能夠學會適時低頭,或者退讓一步,就可以讓人生變得更加從容、更加理性,也可以以寬容大度影響身邊的人,與他們友善和諧地交往。學會低頭,才能避免被人生的門框碰到;學會退讓,才能有大格局,讓人生小忍成就大謀略。
上一篇:想讓人覺得你有趣,就要先對別人感興趣
下一篇:成功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