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研究發現了遺忘曲線。在對遺忘曲線的描述中,艾賓浩斯揭示了人類大腦在認知和記憶新事物的時候遵循的遺忘規律,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避免遺忘,增強記憶能力。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揭示的記憶真相,人們要想牢固地記住一些知識,必須及時復習、鞏固記憶,因為新知識在記憶之后最初的時間里,也是最容易遺忘的。無獨有偶,美國大名鼎鼎的教育學家蓋茲也經過研究發現,人之所以能夠牢固地記住很多東西,識記的作用只占據20%,而回憶的記憶效果最好,可以達到80%的作用。這告訴我們,回憶也存在二八原則,對于識記的內容,我們必須通過不斷回憶的方式加強記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地記憶的效果,讓我們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
實際上,二八原則最早起源于管理學,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來的,意思是只有20%的人掌握了世界上大概80%的財富。在此基礎上,帕累托還推論出,20%的工作決定了80%的價值,20%的罪犯罪行占據到全社會罪犯罪行的80%。這樣的推論還在不斷地衍生下去,而且符合大多數的原則和定論。在《判斷學》中,蓋茲把識記和回憶也與二八原則相對應起來,從而斷言識記與回憶的記憶作用比例為2:8。
在掌握記憶的二八原則之后,孩子們同樣可以有的放矢地改善記憶,提升記憶的技巧。這樣一來,就避免了為了追求高效記憶的方法而忽略了如何鞏固已經嘗試記憶的知識,從而不會陷入記憶的惡性循環狀態。具體來說,就是在識記一些知識和內容之后,不要一味地去背誦,反復地機械記憶,而是要在達到一定記憶效果的情況下,努力地回憶,嘗試著把記憶背誦出來。這樣一來,就可以起到加深記憶的作用。而且,當能夠把識記的內容回憶出來之后,孩子們還會獲得成就感,找回自信心,為此,他們記憶的效果會更好。
現實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孩子記憶的效果都不好,而且對于應該背誦的內容,他們一直反復糾纏到考試前夕依然無法回憶出來,為此他們難免會感到內心緊張焦慮。如果采取二八記憶的原則不斷地回憶鞏固,則漸漸地就能找到自信心,也可以在嘗試背誦的過程中不斷地強化記憶、加深印象,為將來順利通過考試做好準備。
當然,嘗試背誦并非唯一的回憶方法。在回憶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放下手中需要記憶的資料,在腦海中嘗試著復原資料,呈現出畫面。如果這一切進展順利,我們可以反復進行,從而讓回憶更加熟練。反之,則需要再次進行識記,針對無法順利回憶出來的內容進行加強記憶。總而言之,熟練記憶不是能夠輕易達到的,我們要有耐心,才能反復記憶,增強記憶。
除了可以把二八記憶法則運用于學習之外,我們還可以把二八記憶法則運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不管是二八法則還是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都是殊途同歸的,我們要做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增強記憶的能力,加深熟練的程度,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記憶好應該記憶的內容,才能有效增強自己的記憶能力。
記憶除了要戰勝遺忘之外,還應該營造良好的記憶氛圍。也許有些孩子會感到很驚訝:記憶還需要氛圍嗎?當然。記憶的氛圍就是你的情緒感受。很多現實告訴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如果心情愉悅,記憶的效果就會很好;如果心情糟糕,記憶的效果就會很糟糕。為此,在記憶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準備,這樣才能為記憶鋪墊基礎,做好準備,才能提升記憶的效率,讓記憶變得更加深刻。
上一篇:從讀到聽,輔助記憶
下一篇: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