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底氣足,才能引起足夠關注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說某人說話沒有底氣,其聲音就好像是一個大病初愈的人所說的話,聲音很小,而且沒有張力。偶爾,這里的底氣可以理解為“信心”,也就是由于心理素質低才導致聲音出現這樣的情況,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如此。也就是說,某些人說話底氣不足的原因在于其本人的聲音問題,或許更明確地說是缺乏科學的發聲練習所造成的。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聽那些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而那些干癟沙啞的聲音則往往令人生厭。若是當眾說話的場合,你更需要鍛煉出一副好嗓子,練就一腔悅耳動聽的聲音,這才是你當眾說話水平的必備條件。
在健康咨詢室里,收到了這樣一封信:
“醫生,你好,我今年23歲了,是一位成年的男性。但我一直以來都被一個問題困擾著,我身邊的朋友以及家人都說我說話有氣無力,跟我的年齡很不符合。年輕人不應該都是朝氣蓬勃、聲音響亮的嗎?但我的聲音為什么會這樣呢?就連我都覺得自己的聲音很難聽,十分沉悶,好像嗓子里有一層薄膜隔離在聲帶一樣。
“我大學快畢業了,即將面臨的就是工作問題。而對于任何一家公司或企業來說,一種好的精神面貌是很重要的。我本身性格外向,平時也很喜歡說話,但就是這聲音聽了讓人惱火,我也知道這不是我刻意糾正就能改變的問題。因此,我想咨詢,聲音出現這樣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缺乏鍛煉還是有病呢?我該如何努力才能糾正這樣的聲音狀態呢?”
其實,無論是這樣求職面試的年輕人,還是總是需要當眾說話的公司職員,他們很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是否底氣不足。若是缺乏底氣,那么自然不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你說破了嘴也沒人會聽,更別說會肯定你的說話水平。實際上對于案例中求助者的問題是能夠被解決的,只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語音訓練,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底氣不足的現象。
通常在發音的時候,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也就是說相當多的、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說話聲音洪亮、持久、有力,而這樣的情況就是說話“底氣十足”;相反,有的人說話聲音比較小,有氣無力,或是上氣不接下氣,就好像蚊子嗡嗡叫一樣,這樣的人則顯得底氣不足。
在發音練習中,所謂的“底氣”其實就是“中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區別,除了身體素質的差別以外,還有就是氣息技巧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呼吸和說話的配合、協調是否恰當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說話是在呼氣時而不是在吸氣時進行的,停頓才是在吸氣時進行的。若是長時間的說話或演講,那就必須要有比平時更強的呼吸循環。
在說話過程中,我們需要處理好說話和呼吸的關系,那就必須注意如下問題:
1.呼吸要盡量放松
在呼吸之間,需要盡量輕松自如,吸氣要快速,呼氣要緩慢、均勻,而且吸入的氣量要適中,太多會讓人喘不過氣來,太少了又不夠用。
2.說話的姿勢有利于呼吸
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都需要抬頭舒肩展背,胸部稍微向前傾,小腹內收,雙腳并立平放。這樣的站姿利于呼吸,你的發音部位,比如胸、腹、舌都處于一個良好的準備狀態中。只有呼吸通暢了,你的發言才會更流利。
3.盡量在說話中自然停頓換氣
說話過程中有自然的停頓,這時就應該自然地換氣,不要說完了一長句話才大口吸氣或呼氣,這樣說話很費勁。而且還要按照自己的氣量來決定是否在那些較長句子的中間停頓,千萬不要為了達到表達效果而勉強去做,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上一篇:含蓄表達讓言辭更有深意
下一篇:夫妻關系也需要甜蜜的人情話來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