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
當你仰視天空時,什么都比你高,你會自卑;當你俯視大地時,什么都比你低,你會自傲。如果放寬視野,將天地萬物一覽無余,這時,你才會心平氣和、不卑不亢地去對待這個世界,對待你自己。
有一次,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說了一句俏皮話,朋友們聽得一個個捧腹大笑。其中有一個朋友十分佩服貝爾納的才華和為人,于是,他借機恭維貝爾納說:“啊,只有你才能說出如此妙不可言的話來。”
貝爾納笑笑,坦率地說:“朋友,這句話是我剛剛從報紙上看來的。”
朋友驚訝地說:“是嗎?可你說得那么自然,就像是發自你的內心一般。”
“你總算說對了一點,”貝爾納笑著說,“這原本就是一句妙不可言的話,我不過是把它權威化了而已。”
在普通人眼中,權威人物就像太陽一樣高高在上,一切榮譽與美好都歸于他們。他們光芒萬丈,這種光輝,常人仿佛永遠都不可企及。
曾有一個學生寫了一篇習作。老師將習作中的一段話用紅筆圈出,寫上批語,大致意思是此文別的部分寫得還不錯,唯獨紅筆圈出的那一段話文句不通,不知所云。
學生告訴老師,那段話并非他的原創,而是從魯迅的一篇文章里引用來的。老師將信將疑,拿起習作,把那段話翻來覆去念了又念,沉吟半晌,然后突然改口說:“嗯,寫得好。有深意!”
還有一件好氣又好笑的事。一次,學校開展作文比賽,一個平時總拿冠軍的學生在那一次比賽中落榜了,他看了看其他得獎的文章,覺得寫得遠遠不如自己,于是找到評獎老師,想討一個說法。
評獎老師嘆了一口氣說:“你這文章的確寫得不錯,可是,這并不是你的原創啊。抄襲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老師沒有把這件事揭發出來,是為你著想。”
學生聽了大吃一驚:“抄襲?我根本沒有抄襲,這是現場作文,我能抄誰的呢?”
老師卻淡淡地說:“你肯定是以前看過哪個作家的作品,印象深刻就把它背下來了。要不然,我看著這篇文章,怎么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學生很不服氣,問老師:“那您說說,我抄了誰的文章?我一定要回去翻出來看看。”
老師一拍桌子說:“我想起來了,這是林語堂的一篇小散文,我以前一定看過。難怪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學生聽了在一旁苦笑,因為那時的他,根本還不曾讀過林語堂的散文。
其實,那些大人物在成名之前,不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嗎?他們跟你我一樣,都要吃飯睡覺,都有喜怒哀樂,他們也需要老師的教導,也是在一點一滴的付出中逐漸得到成長的。
法國作家大仲馬年輕時是個碌碌無為的流浪漢。有一次,他去找父親的朋友幫忙,謀求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父親的朋友問他:“你會什么?會算賬嗎?會法律嗎?歷史、地理、數學,任何一門都行,你會一點點嗎?”大仲馬搖搖頭,說:“不會。”
這樣一個人,父親的朋友想幫他都無可奈何,他只好聳聳肩,跟大仲馬說:“那你先留下姓名和地址再說吧。”言下之意是,他已經盡力了,要給大仲馬找一份工作實在不容易。
沒想到,當大仲馬在紙上寫下他的姓名和地址時,父親的朋友高興地叫起來:“你的字寫得不賴嘛。既然能寫好字,你的文章應該也可以寫得不錯。”大仲馬正是這樣才開始寫作的,并逐漸由一個不名一文的流浪漢,成為享譽法國文壇的大作家。
大人物和小人物,差的就是一個名聲,一份成就。然而,名聲和成就猶如一件華麗的外衣,穿上它自然光芒萬丈;脫下它,每個人其實相差無幾。
曾有一個年輕記者,他的采訪對象是一位數學界赫赫有名的老教授。年輕記者心中有些忐忑,唯恐自己問出外行話或做出什么不妥當的事兒,會在權威面前出洋相。為了給老教授留下一個好印象以便順利采訪,采訪前好幾天,年輕記者就開始著手準備。他打電話問了好幾個朋友,總算借到了一套不錯的正裝。又花了幾個晚上的時間,把和老教授見面、采訪時應說的話、說話時應注意的禮儀和小節練了又練,在心中默念、默想了好幾遍,直到確定不會再出差錯了,才安心躺下睡覺。
第二天,年輕記者懷著不安的心情來到教授家,十分緊張地摁下了門鈴。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穿著一身素色布衣、一雙布鞋出來開門。記者正在擔心自己是否敲錯了門,老人已經笑呵呵地把他迎進了屋。一番簡短的自我介紹后,老人把記者讓到沙發上,又親自給他端茶倒水、切水果,顯得十分熱情。
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就是年輕記者要采訪的數學界權威。頓時,年輕記者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不等年輕記者提問,老教授就很主動地追憶起許多有趣的往事,時不時還停下來跟年輕記者交流一下看法。年輕記者聽得入迷,完全把準備多日的采訪提綱忘在了腦后。
兩個人面對面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茶、吃水果,一邊閑聊,像是在拉家常。很快,一上午就過去了。老教授還親自下廚,非要叫年輕記者吃了飯再走。
跟老教授坐在一張桌上,吃他親手做的炸醬面,年輕記者心中突然涌起一陣感動——眼前這位老人,是多么慈祥、多么親切!他就像一位親人,一位老朋友,仿佛完全和“大人物”“權威”這些字眼不相干。
的確,人本來就沒有三六九等、高低貴賤之分。那些大人物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測或炙手可熱,或凜然不可親近。他們身上的光環,是人們給的;除去這些光環,他們也跟任何一個平平常常的人一樣,并沒有什么特殊或神秘之處。
可是,我們卻常常把強者看得高不可攀,以為自己就低人一等,不敢接近他們,不敢以平等的姿態跟他們對話。就算有了跟他們對話的機會,也總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唯唯諾諾,生怕說錯話、做錯事,被人看不起、受人冷落。這樣的人,又很容易在弱者面前表現出傲慢、盛氣凌人的姿態。
其實,這是何必呢?這樣做,只會讓自己心里覺得別扭,讓別人也覺得很不自然。
世界原本就是平的。不要習慣性地將自己視為弱者,仰視別人。一個習慣仰視別人的人,便會喪失應有的自尊和人格,變得矮人一截,說話做事唯唯諾諾,不敢放開手腳。也不要把自己視為強者,看不起身邊暫時不如你的人。傲慢和無禮,恰恰代表了一個人的無知和缺乏修養。
心靈感悟
尊敬可敬之人,但不仰視、不崇拜;關懷可憐之人,但不鄙視、不欺弱。以一顆平常心處世、交友,你就會變成一個不卑不亢、親近平和之人。
上一篇:世界不曾虧欠每一個努力的人
下一篇: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