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難處,在上班族中最突出的莫過于上下級關系和同事關系,本文試就這些領域介紹一些常用技巧。
講究安慰他人的技巧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失敗和挫折,都可能患難染疾,都可能遭到失去親人的痛苦,作為同事,應當及時予以安撫、寬慰。在安慰別人時須講究方法和技巧,否則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同事關系緊張。
不要否定別人的價值
曾有一個人去安慰因兒子被判刑而悲痛的同事,見其同事很傷心,便說“我早就看出這小子不會有出息的,對這樣的孩子,犯不著去傷心難過。”結果聽者內心大為不悅,事后彼此關系疏遠許多。此君的話是想安慰對方,但是卻不得法,他在否定其兒子的同時,也否定了同事作為母親教養孩子的價值和辛勞。應該這樣說:“這孩子本質不壞,小時候也很乖,出了事也是一時失足,相信通過改造思想,會重新做人的,別對他喪失信心。”
當同事被人蒙蔽,受騙上當后,你若安慰,也不可說“這人我早看出他不是什么好東西。現在上當了,就當是個教訓”這類的話,無疑是在否定對方的判斷力和認知力,而應設身處地轉換話題:“誰都難免受騙上當,我前幾年不也曾遇到過這樣的事嘛!往后多留神就是了。”
特別是當某同事或領導犯了錯誤受到處分時,安慰更要謹慎,要承認對方的價值,而所犯錯誤只要不是道德品質方面的,則應對其動機予以肯定。
注意細節
對于患病的同事,在探望安慰時,應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不要對病人的治療方案、器具說三道四,大驚小怪,不要讓對方一遍遍地向探視者訴說病情。探視病人時,除了以傳統的方式帶些食品和水果外,也可選擇送鮮花、書刊等精神慰問品。
說服對方注重場景
社會心理學上一個有關人類表達情感和信息的公式:“表達=表情+聲音+語言。”其中表情占58%,聲音占29%,而語言僅占13%。舉個例子:有人敲門,你開門說:“是你!”你可以用不同的表情和音調表達出十多種意思來。
因此,說服對方的首要原則便是面談。這樣,你訴諸對方的不光有語言本身,更有那飽含感情的聲音語調和多姿多彩的表情。所謂“語重心長”說的就是這種語言的微妙和心靈的溝通。
其次,說服的另一原則是:角色心理。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場合下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隨著場景的變換,人們的角色心理也會相應地變化。在辦公室中,你與領導是上下級關系,而在家庭中這種領導角色心理便弱化了,代之以同志關系和主人與賓客角色。另外,說服中讓對方站在你的角度和立場上思考是極其重要的,即所謂“設身處地”之佳境。
說服的第三個原則是:個別為主。不要當著眾人面(尤其是上級領導面)說服別人(尤其是你的領導)接受他曾拒絕的事情。
拒絕別人,借助體態
新來的秘書安娜對同事蘇珊說:“蘇珊,今天局長讓我做會議記錄,你的字寫得漂亮,還是你來吧。”蘇珊:“安娜,謝謝你夸我,這可不是書法比賽,且不說這是領導對你的信任,就是沖你自己也得干呀,以前我替你兩次是怕你不熟悉情況,這次我可不能再替你了。試試吧,你肯定行的。”這是一個較典型的請求與拒絕實例。面對安娜的要求,蘇珊的拒絕是明智的,如果一味顧及情面反倒是貽害了對方。
拒絕方法之一:借助體態語可使你輕松地說“不”。當一個人在辦公室心緒不佳或陷入沉思時,他往往雙臂交叉緊抱于胸前,兩腿緊緊并在一起,腳尖交叉。這是一種典型的拒絕體態,是在防止別人侵入自己的個體空間。另外當你想拒絕對方時,記住千萬不要碰對方的東西,包括目光接觸、接對方遞過來的煙或茶之類的東西。當對方提出要求時,你頻繁地變換體位,如踱步、搖頭、口中嘆氣,連聲說“不好辦”,也能起到拒絕的效果。
有一位聰明人向我講過他在辦公室巧妙拒絕無事閑聊者的方法,頗受啟發。當他確知對方只想找他侃大山時,他總是不停下手頭的活,并顯出很忙的樣子,對方大都會識趣地告退。不要讓人覺得你此刻也沒什么事,占用你的時間也無所謂。
拒絕方法之二:運用幽默也可以達到拒絕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開始研制原子彈。一天,羅斯福總統的一位密友向他問起這種正在研制中的“毀滅性武器”,羅斯福對他說:“這可是事關國家機密的事,我說了你能保密嗎?”對方鄭重地說:“我一定能。”羅斯福笑了笑說:“那么,我也能。”
當同事或別人邀請你參加一些你并不愿意去的宴會或娛樂活動時,直接拒絕怕傷害對方,也可運用這種方法。比如說“對不起,我沾酒就醉,會掃大家興的”,或者“那不行,我怕晚上睡樓道”等等。
拒絕方法之三:電話拒絕比當面拒絕容易;書面拒絕比電話拒絕更容易。這一原則也是上一部分提到的人類表達公式的應用。我們大概都有過這樣體驗:當你答應別人的事,過后發現辦不了,打電話向對方說明并致歉比當面要容易和輕松許多。而對于感情問題,特別是青年異性同事間的情感問題,當一方面要拒絕另一方面時,寫封信要比面談或打電話來得更體面、更恰當些。
上一篇:與人為樂的交際術
下一篇:情商魅力,女性的自信源泉